第435章 名动京华,再无破绽(10 / 12)
,但没关系。比如范仲淹的《道服赞》,展子虔的《春游图》,陆机的《平复帖》,李白的《上阳台帖》,赵佶的《雪江归棹图》……你喜欢吗?”
谭国梓:“……”
龚元宝看着好兄弟被噎个半死,笑出鸭叫声,走到李小八跟前搂住他的肩膀道:“振邦,侬不仅卖相老好额,侬还老结棍哦!”
盛海话,长的好,很厉害的意思。
李小八居然也接得住:“下压侬。”谢谢你。
半屋子盛海人都惊喜的鼓起掌来。
敬主任笑道:“我都忘了,秦主任也应该算是盛海人了,在盛海读的书,还工作过的!”
隋老笑道:“你们不知道,秦主任当初是不想接计委的工作,而是想去盛海工作的。大唐在盛海建的那座药厂,现在是中国最先进,规模最大的制药厂了吧?那是秦主任谈下来的!你们吃的都是现成饭。”
秦大雪摇头笑道:“这个功劳我可不敢领,是盛海本身值得投资,就像现在对浦东加大投资一样。说起此事,我昨天去接两个孩子时还看了一会儿笑话。李家子侄多,但拉到大唐投资的人很少,就有不少人叫不公平,让李源一碗水端平。
李源心软,不好说话,老大,也就是治国他大哥站出来表明态度,在商言商,投资是为了共同发展,不是去搞扶贫。大唐扶贫工作是另算的,但不能和投资牵扯在一起。投资汉江,是因为汉江是九省通衢之地。投资珠三角和长三角,是因为国家有正策上的倾斜,公司有盈利的可能,才会去投资。我就问他,那内陆腹地就没法发展了么?”
隋老道:“小李怎么回答啊?我也很想知道啊。”
秦大雪笑道:“资本家理由还不都是现成的?他说,大唐和其他港资、外资不同,他们给职工的待遇都是有标准的,定的普遍要比其他港资、外资高的多,所以成本就高的多。别人去内陆投资总还是有的赚,但大唐不行。所以不能让大唐明知亏本还去投资经营吧?那就变味了。一番话堵的家里那么多堂兄弟们再不敢多言。他们一个个头上都挂着招商局的差事呢。
所以,盛海的功劳也算不到我头上,李家自己人都算的这么明白,我都不是李家人了。”
最后一句话大家也是听听就过了,官面上的交代。
敬主任笑道:“李家在体制内的人,是不少啊。”
秦大雪坦然道:“当初从石油系统里往外抽调时,我就给组织上写过信,但没有被接纳。那时候石油行业热啊,待遇那么好,现在也非常好。估计当时还有人以为我觉悟有问题,想疏通疏通关系。去年我又给隋老写了封信,专门谈这个问题,希望李家的孩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