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旧事(1 / 3)
皇宫内,喜公公从江砚手中接过一幅画,呈到了平昭帝面前。
江砚作揖说道:“皇上,您当年托付给臣的旧案如今可以结案了,只需您看过这幅画便有了答案。”
平昭帝狐疑的看了那幅画一眼,然后慢慢的将画轴展开,待见到那画中人后,瞳仁却是猛的一缩。
画中女子看上去不过十六七岁的模样,却是温婉娴静秀丽端庄,竟是萧盈母妃静妃年轻时的画像。
后宫佳丽三千,但真正走进平昭帝内心的人却并不多!
静妃绝对算一个!
那女子相貌并不夺目,在众多妃嫔中也不起眼,但她不争不抢,平昭帝去她那里的次数也不算多,可他却发现,每次去时她总拿着一盏宫灯亲自站在门外迎他。
不知为何,就算在前朝有再多的烦心事,只要看见那盏宫灯,和那站在宫灯下安安静静等着他的人,他就会莫名的感到安心。
他原以为她是得了信才出来迎的,可有一次他无意间路过她住的院子时,发现她竟也拿着一盏宫灯站在院外等。
那夜风很大,她单薄的身影和那盏不算明亮的宫灯被吹的有些摇晃,但也自此吹进了他的心。
后来发现她竟与大梁太子有染,而自已疼到骨子里的儿子也是他人孽种,这让他简直愤怒到了极致。
这种背叛像有无数把刀子扎进了他的心,生生要将他活剥了一般。
他是大夏的天子啊,她怎么敢如此对他?又为何要如此对他?
盛怒之下的人是不理智的,当时他便差人将她的宫殿封了,本想让她自生自灭,谁知她竟当夜就割腕自尽了。
面对如山一般的铁证,还有萧盈那张与大梁太子越来越像的脸,他最终还是秘密处理了萧盈。
这件事原本已经过去了,平昭帝一度以为,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也会渐渐忘了那对母子。
可几年前的一个夜晚,他却鬼使神差的又去了静妃当年住的院子。
那院子自出事后便一直封着,所以里边还保持着当年的原样。
他也不知道自已为何那么想进去看一眼,也就是进去看的那一眼,让他隐隐感觉出事情有些不对劲。
因为他在静妃自杀的屋子内,看见了满满一地的血书,每张纸上只有两个字,他拾起来认真的看了,虽然那上面的血迹已有几分褪色,可仍旧能看出每张纸上写的都是“冤枉”二字。
于是他便让江砚秘密去查一查静妃的旧事,没想到聪明如江砚竟也一查好几年都没有任何消息。
平昭帝拿着那幅画,不解的问江砚:“驸马这是何意?”
江砚又将他拿来的另一幅画展开,并让喜公公将这幅画放到静妃那幅画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