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2 / 5)
上,认真地誊抄试卷。
等他写到第三道题,太阳出来了,晒得他有些热,便将身上的狐裘铺在座上当软垫。
快晌午时,白圭写饿了,号舍的小铃便敲响了,兵卒过来发饭菜,有些凉,他便购买了炭火和小锅的服务,他也不嫌弃,将号舍的饭菜一窝蜂地倒进去,来个乱炖。
好不好吃并不打紧,暖融融能填饱肚子,才是他的最终目的。
他慢条斯理地挑着吃了,可让周围吃着微凉餐食的学子沉默了。
只有零星几个有钱学子要炭火了,这得十五两银子,一般人舍不得。
趁着下午暖和,他没有耽搁,在太阳落山前,将试卷誊抄干净。晚上虽然会发烛火,可夜间寒凉,写字到底不如手暖时漂亮。
细细检查三遍,通读文章后,觉得并无丝毫错漏之处,张白圭这才起身去交卷,由着监考官在他卷上改印。
天色微暗,龙门隐约可见,他披着狐裘,拢着手,漫不经心地放空自己。
他在心里仔细思量过,和巡抚大人私交甚笃,监考官对他的印象也不差,他不求能大开方便之门,只求平稳度过。
很快,偌大能容纳千余人的贡院中,学子渐渐起身,汇聚在龙门处,等待着出贡院。
张白圭人小,但身量高,在人群中清瘦如修竹,极其惹眼。
他试图在人群中找到亲爹和叶珣,却被层层叠叠的头巾挡住了,人群晃动,终于露出两人。
三人对视,互相颔首示意。
“居正?”一道略带迟疑的声音响起。
张白圭闻言回神,就见裴寂正笑吟吟地望着他。
“裴相公。”他客气打招呼。
裴寂穿过人群,走到他跟前,见他眉眼平静,便没有问询考试相关,而是和身旁人介绍。
“我们荆州府江陵县的小三元,自幼有才名,五岁就会作诗!”裴寂笑吟吟地介绍,为他扬名。
众人一听,顿时恍然大悟:“你就是张白圭!后改名张居正的小神童!”
裴寂身后之人,瞧着很年轻,二十左右,脸上带着清朗的笑意,拱了拱手:“我乃公安袁易,说起来和江陵也挨着。”
张白圭也连忙作揖:“袁相公。”
怪不得和裴寂在一处,原来同属荆州府。
几人聊着天,兵卒将龙门打开,张白圭要说的话顿时忘了,他抬眸望外看去,对上一双漆黑关怀的眼睛,连忙唤:“娘亲!”
他脸上不由自主地映出几分欢快的笑意。
赵云惜也跟着笑起来。
裴寂连忙上前见礼:“赵娘子安。”
袁易不认识,没听见方才张白圭是如何称呼,瞧着她年轻,便试探着问:“这位赵娘子是白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