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4 / 8)
走到前面,张学子上前一步,那些学子同样起身上前一步。
近千人一同上前的威势,吓得袁一清后退一步。
见张学子如此,迟晚更加笃定内心的猜测。
只是高正把事情交给袁一清处理,到底是选错了人,不知道是让他出来安抚学子,遣散众人,还是激发学子们的怒气,让学子们做出更激烈的事情。
迟晚等了一会儿,高正还是没出来,她正要上前。
禁军右卫指挥使顾城走到她的旁边,“驸马,殿下让人传话,做个纯臣,不要做孤臣。”
虞九舟的意思是,不想让她得罪学子们,也不想让她得罪皇帝,哦,最好是让朝堂众臣,看不惯她,又找不到攻击她的点。
那确实挺纯的。
孤臣跟纯臣本质上差不了太多,孤臣是只听皇帝,纯臣也是只听皇帝的。
只不过孤臣是皇帝手里的刀,利器伤人也自伤,纯臣是皇帝手里的笔,能杀人亦能活人,能戳破丑恶,诛心伐念,还能激扬壮志。
为刀的孤臣结局向来不好,皇帝杀之是明君,官员弹劾是不惧奸臣。
为笔的纯臣,皇帝想杀就要考虑天下口笔,官员弹劾则是污蔑,两者有很大的不同。
迟晚笑了笑,“殿下还真是看得起我。”
非要说的话,那她岂不是要向海瑞看齐?骂皇帝,骂奸臣,皇帝讨厌他不能杀他,臣子讨厌他,又不敢攻击他。
那是清官与道德的典范。
迟晚明白了,她要做一个直言正谏的忠臣,皇帝要维护自身形象,不能杀她,她自身要保证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朝堂上的官员谁攻击她,就是道德有亏。
她做的一切,都是站在百姓的角度做的,谁与她为敌,就是与天下百姓为敌,还真是做喷子好人设。
她是不是能理解,虞九舟对外的传言,是在给她塑造成一个,不畏强权,坚决反对贪污腐败,与民争利的好官,把她打造成清官的代名词。
迟晚确定了虞九舟要给自己立人设后,立即把皇帝要她做孤臣的事情抛掷脑后。
皇帝让她得罪人,她又不是没有得罪,只是得罪的不是学子,是官员罢了。
陛下不想查全大周的兼并民田案,不代表不能查部分人。
迟晚脑中灵光一闪,忽然想到了什么,虞九舟不是会想借此攻击谁吧?其实她并没有那么大的目标,至少暂时没有。
等等看,虞九舟安插在学子里的托怎么说,她顺着说就行了。
不就是得罪人嘛,得罪官员也是得罪,只要她能安抚住学子,把学子们遣散,就是完成任务了。
迟晚冲顾城笑了一下,知道她是虞九舟的人,然后迈步学子在的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