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6 / 8)
迟晴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干笑一声,“我是说,万一。”
“阿姐也是,好不容易考上了进士,庶吉士,现在继承了爵位,怕是要弃文从武了。”
迟晚惋惜了一声,大周二百年,除了国朝初期重武抑文,此后文官总是压武官一头。
文官清流是读书人一辈子的追求,特别是刚考取了功名的进士,没有被官场污染,还算正直。
她向来认为,学子是学子,文官是文官。
迟晴不能再做文官,反而要做武官,想来一腔抱负,尽化为乌有。
“哪里的话,历来文官想要做到二品,没有大功怕是要苦熬四五十年,我继承了县伯的爵位,直接到了三品,并且宗室勋贵见官大一级,若做文官,想要做到这样的高位,我到时就六七十岁了。”
迟晴说起来很是轻松,实际上难掩语气落寞。
迟晚想了想,“阿姐还想从文的话,此事由我来做。”
“你莫要犯傻,为了我从文从武的,不管是去求陛下,还是去求长公主,那都要你用东西换的,我不要。”迟晴坚定地摇头。
“我知道了,阿姐不必担心。 ”
迟晚唯一疑惑的是,这个迟晴到底是为什么,那么亲近她。
迟晴跟前身也疏离得很,关系算不上好。
在没弄清楚究竟怎么回事之前,她有些话可以说,却未必要做,这个话算是试探。
迟晴是为了前途接近,还是真情,只要她稳得住就没什么。
可惜小说里面没有关于迟晴的描写,前身跟自己的这位阿姐关系并不好,要说迟晴不是为了前途,还能是为了什么。
马车到了伯府,伯府外面没有挂白绫,推开门,里面却挂满了白绫,既遵了皇帝的命令,又全了孝道。
迟晚穿上了孝服,由于她名义上不是亲女,孝服是按照亲戚的规制做的,与迟晴的孝服不一样。
这样来祭奠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怎么回事,刚好能佐证外面的传言。
不得不说,迟晴安排得很妥贴。
迟晚走进灵堂,里面只有刘婉在。
迟铭武的小妾们不能过来,庶出的几个小的昨晚哭了一夜,让迟晴安排下去休息了,嫁出去的几个大的还没回来,也是迟晴给她和刘婉留下了空间。
她走上前,坐在蒲团上,把纸钱放在火盆里,面对哭肿了眼睛,生无可恋的刘婉,她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
坐了许久,刘婉才看向她,“阿晚,你如今不是阿娘的孩子了。”
也是,她记在了迟铭雯的名下,算起来确实不是她的孩子。
刘婉对丈夫的死没有感觉到太伤心,她伤心的是,明明是自己的孩子,一夜之间怎么变成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