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衣冠不南渡 > 第3章 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第3章 自有大儒为我辩经(2 / 4)

  这么一想,甚至会觉得有些心酸。

  而王肃本身是一个大臣,甚至是极有权力的大臣,因此,他的学问就更偏向了实际性,不具备太多的理想化因素。

  他的学问是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的。

  前期的王肃,主张“重信用”,“轻徭役”,“安百姓”,“慎刑罚”等等。

  中期的王肃,主张“轻徭役”,“安百姓”。

  后期的王肃,主张“倡节俭”。

  再往后他就死了。

  他的各类主张是一直在根据世事变化而变化着的,至于到底因为什么变化,嗯,大家心里有数。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王肃的主张还是有些根据的,是按着当时治国的需要而进行的。

  他发现了风气不对,认为要重信用,虽然他的亲家洛水放屁,他发现刑罚太重,认为不能动不动诛三族,虽然他亲家就是个诛三族的行家,他认为士人们太奢侈了,认为要节俭,虽然他儿子就是后来王石斗富中的主角之一

  此刻的王肃,跟孔晁谈论起了经学。

  显然,王肃的主张又一次发生了变化。

  王肃认真的说道:“过去的圣人就曾发现了事情演变的规律,故而早早的留下了文书。”

  “啊???”

  孔晁一愣,您又要来这一套??

  王肃最著名的行为,不是他反对郑玄,而是他特别喜欢伪造先圣的书籍。

  在这一点上,他应该给荀顗他们缴专利费。

  荀子就是个喜欢用古人的壳编故事来说自己的想法的大师,他的几个弟子完美的继承了他的性格,各个都是编故事大王。

  王肃同样如此,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通过圣人的嘴来说自己的道理。

  这办法,王肃已经用了好几次了,故而,当他再次说起有圣人的书籍时,孔晁觉得很是茫然。

  不过,这不影响孔晁对王肃的敬仰,这圣人的学说不是你想要编造就能编出来的,这东西需要一点点的能力,这样才有人相信,不然就是要被戳脊梁骨啦!

  王肃拿起了笔,沉思了起来。

  他在脑海里思索着皇帝上位之后的诸多政策,然后缓缓写下几个主张。

  “大一统”,“去浮华”,“重务实”,“讲信用”,“重节俭”

  别人都是先找经典,然后从经典里塑造自己的主张。

  可王老头不是这样,他反其道而行之,先定下几个主张,没有经典背书也不要紧,他可以自己写几本经典出来

  甚至,这些都不能算是王老头的主张,他是在想着皇帝的主张。

  皇帝这些时日里做的事情,他的想法,就是王肃的主张。

  他要将如今的五经跟太玄都变成支撑皇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