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眼见为实(2 / 4)
才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变制,让西域诸府更加的完善。
司马炎时期,西晋甚至尝试在西域设立郡。
当然,曹魏也是来不及关注西域的事务内部便出了问题。
承移有些受宠若惊,这还是大魏的皇帝第一次如此关心西域的问题。
他赶忙讲起了西域如今的诸多制度。
西域长史府,是大魏在西域设立的独特机构,其规模是在郡县之间,不如郡,却大于县,具备了军屯的特点,故而跟任何地区的情况都不一样。
而长史府是有着非常完整的官员体系的,足足有二十余位官员来协助长史完成治理工作,这些只是官员的数量,不算是小吏。
在行政上,西域长史府属于凉州来管辖,但是因为凉州的治所距离长史府实在太遥远,长史府的治所在楼兰,故而实际上是由敦煌郡来进行管辖。
同时,西域长史府在治下进行户籍控制,这跟护羌中郎将等官职不同,并非是通过管辖诸王来进行管理,而是直接治理,西域长史府内的百姓是有大魏户籍的。
同时他们有司法刑狱,建立邮行网,一切皆跟凉州的治理方式对等。
西域长史府的军队规模在此时也不小,拥有三千多士卒,这些人开垦荒地,修渠筑坝,种植各类作物。
庙堂对西域的治理是超出了前汉时期的,曹魏还在西域重新设立了戊己校尉,治所在高昌,而西域长史治理在楼兰,一南一北,前者更偏向军屯,后者更偏向治理。
曹髦认真的听着这些。
“陛下,诸多制度虽然都与中原相同,可奈何,西域本来就大,凉州更是如此,若是遇到了大事,敦煌太守不愿意下令,让我们去询问刺史,而刺史府又实在太遥远”
承移说起这件事的时候,眼里满是苦涩。
每次有什么事就得千里迢迢的去武威郡,这其中的距离对戊己校尉府来说还好点,可对长史府来说,就太让人绝望了。
曹髦轻轻抚摸着下巴,他问道:“倘若朕以敦煌为治所,设立新州,以高昌,楼兰,鄯善,尹吾等地为郡,你觉得如何?”
曹髦这并非是信口开河。
在历史上,张轨建立前凉政权之后,就曾以敦煌为治所,设立沙州。
他们还将高昌变成了郡,这是西域第一次出现长存的郡县制,影响极大。
从治理的角度来看,以凉州来治西域,着实不靠谱,太远了,除非将凉州的治所往敦煌那边靠,可若是那样,又对凉州本身不利。
如今庙堂各地都在提倡要多设州。
曹髦如今也是将各地都分成了很多很多州,共有:司隶州,兖州,豫州,徐州,青州,扬州,交州,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