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衣冠不南渡 > 第132章 是何来历?

第132章 是何来历?(1 / 4)

“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步昌。”

  曹温正在皱着眉头,很是认真的学习。

  曹髦就坐在一旁,笑呵呵的看着他。

  当下的启蒙教材有很多,从秦前汉的《三仓篇》,再到《急就篇》,到现在,用于启蒙的教材已经有三十多篇。

  曹髦还是比较喜欢《急就篇》的,内容简单,从常见的姓名再到物具,最后再说些小道理。

  曹髦还记得魏晋时有个启蒙名篇,但是不知是谁人所作,不过,如今的启蒙教材倒也够用。

  曹髦并没有给儿子上太大的压力,很有耐心的教他认字。

  曹温的表现不能说太好,却也不算太差。

  背诵时很认真,看得出,回到他阿母身边后肯定是复习了功课的。

  曹髦还是很重视教育的,不只是对儿子的教育,还有当今的教育事业。

  两汉的教育制度曾在后汉时达到了顶峰。

  都有太学。

  郡有学。

  县道邑侯国有校。

  乡有庠。

  聚有序。

  可到了魏晋时期,乡和聚且别提,就是郡学都是空有其表。

  教育制度之所以退步这般严重,完全就是因为百姓们的生活太苦了,只有温饱的情况下,才会有人送子嗣去求学。

  你连饭菜都吃不饱,还想要去学校?

  别说学费了,就是最基础的生活费都支撑不起。

  只有百姓的生活质量上去了,教育才能得到普及。

  在这个寒门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的年代,只有那些高门子弟才能享受到求学这样的奢华待遇。

  在给儿子进行启蒙教育的同时,曹髦也是在思考着该如何推进魏晋的教育事业。

  曹髦不求能达到前无古人的地步,好歹要达到后汉那般的情况啊!

  时代在进步,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堂堂华夏,怎么能越混越差呢?

  完成了今日的教学,曹温站起身来,以对待老师的礼仪来拜谢曹髦。

  曹髦顿时哈哈大笑。

  “这是谁教你的?”

  “是阿母。”

  “不错,不错,总算是有点太子的模样了,且回去继续读!明日还要抽查!”

  “唯!!”

  曹温蹦蹦跳跳的离开了,看着曹温的背影,曹髦再次轻笑了起来。

  “这竖子”

  张华一直都站在门口,看着愈发有老父亲风范的曹髦,也是笑而不语。

  等到太子离开之后,张华方才走到了曹髦的身边,将手里的奏表递给了曹髦。

  曹髦翻开了奏表,随意的看了看。

  这是关于清河太守的彻查结果。

  张华这才开口说道:

  “清河太守庾,果然是有在私下里帮助罪人的嫌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