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衣冠不南渡 > 第161章三件事

第161章三件事(2 / 4)

  他这次急着将荀勖提上来,也是为了他能更好的去应对这些事情。

  作为魏晋时代里第一个提出了预防和抵御自然灾害的人,荀勖绝对是最有资格来做这些事情的。

  荀勖随即开口说起了户部的新计划。

  “诸公,各地有备衙门上报,地方的情况很是危急,尽管还没有出现百姓伤亡,但是情况愈发的恶劣,青,徐两州降雨极多,已有多处耕地被淹没,若是到明年还是如此,那只怕遭受灾害的百姓就要超出十万人,倘若是到后年还是如此。…那情况就无法想象了。”

  荀勖的脸色很是严肃。

  曹髦同样如此,因为……历史上这水灾足足延续了四年。

  荀勖说起了诸多的安排,首先就是引流。

  要预防洪水,就得将水分流,多做水利措施,同时要抓紧时日撤离那些距离水流太近的百姓们,进行挖掘和屯土增高等等工程。

  荀勖拿出的文书极多,从具体的各個河流,到可能发生灾害的几个重要区域,到工程所包括的范围,再到粮食救助等等。

  他就这么足足说了近一个时辰,说的非常的具体,连各项工具的支出和具体数额都提到了。

  朝中不少大臣的脸上出现了不悦之色。

  “陛下,臣有奏。”

  众人一愣,随即看向了这位勇士。

  当众人看到他的脸后,也就不再意外了。

  此人乃是光禄大夫张融,本身乃是郑学的名士顶流,兼太学事。

  太学事也是不容易,大祭酒年年换,却都不尽人意。

  张融打断了荀勖的上奏,随即看了看左右的大臣们,他开口说道:“陛下,自古就不曾听过有人能违背天道而成事的道理!”

  “况且,这预知之事,实在荒谬,闻所未闻!倘若就只是以一个预知的理由,就要发动数十万百姓,耗费三年所积累的钱财,折腾三州之地,这不是很荒诞吗?!”

  “按着荀公之言,如此巨大的工程,只怕是顷刻间就让国库空虚,三州百姓一同徭役,不知耽误多少大事,而最后却得不到什么成效,倘若上天降下灾害,又岂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呢?”

  张融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大家都知道,这家伙的官是当到头了。

  但是众人在心里还是挺敬佩他的。

  已经有很多年没有人敢在陛下面前这般直言了。

  张融站起身来,看着坐在上位,脸色复杂的曹髦,却是没有半点的惧怕。

  张融跟曹髦原先处置的那些垃圾们还不太一样,这人号张君子,道德方面没有任何的问题,为人清廉,恪守自己的道德准则,且不惧怕权贵,也当得起君子之名。唯一的问题是,这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