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衣冠不南渡 > 第167章得民心者安天下

第167章得民心者安天下(3 / 4)

之前,在他之后,这两者的对比实在是太大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官员们都搞不清楚这位圣人在民间到底有多大的号召力。

  反正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是彻底熄灭了心思,就以这個情况,想要带着人谋反…。还是洗洗睡吧。

  再强大的灾害,也敌不过团结起来的人。

  何况这次的灾害还不曾真正开始,一条条水渠出现,将水流分开,当地官员们结合多年的治水经验,诸事都格外的顺利。

  毌丘俭抚摸着胡须,夸赞道:“陛下造福社稷,行仁政;这便是仁政之利啊。”

  “百姓们知道庙堂的恩德,自发的前往救援,军队懂得保国安民的道理,不曾有怨言。”

  “天下从此要兴盛,皆因圣人之功也。”

  钟会坐在一旁,倘若是别人这么说,他得好好探讨一下关于圣人身边贤人们的功劳分配问题,但是说这话的是毌丘俭,那他就只好闭上嘴巴点头了。

  您说的很对。

  毌丘俭将曹髦带到了千乘县;也就是当初最接近受灾的地区。

  曹髦看了那一条条的渠道。

  四周都被搞搞堆集起来,不安的河水沿着这些渠道前往各地。

  这次不只是治理了河道,还通过河道来开辟出了很多条渠道和储水池,往后这周围的耕地都会得到很好的灌溉,耕地质量会再次提升。

  曹髦的眼里仿佛已经出现了那一大片的肥沃土壤。几个负责当地工作的官员站在不远处,瑟瑟发抖。他们不是因为害怕,只是因为要见到皇帝故而激动。

  这些官员并非是当地的太守们,都是县中的官吏,以他们的品级,一辈子都未必能见皇帝一面。

  曹髦接见了这些官吏们,详细的询问了挖掘等诸事,随即给与他们各类的赏赐。

  曹髦在见过了各地的防灾工程之后,终于是前往祭祀。

  曹髦并非是要在泰山顶上开大祭祀,只是祭祀的位置靠近泰山,同时距离河水也不远。

  这次的祭祀,也只是祭祀了那些治理河水有功的人,河水在这个时代只是指黄河…..

  曹髦的祭祀也很简单,就是宣读这些人的功劳。

  然后表示,自己也会效仿这些先贤们,治好水灾,使得两岸百姓们能安居乐业,不再遭受水患之苦,他又下令在此建造庙宇,在里头摆上那些治水有功的名臣们,同时将治水有功之人刻于壁。这墙壁上所记录的,不只是那些有名有姓的大臣们。

  上头如此写道:千乘县有六千八百三十二人参与治水,其中有民王杜出力甚多,获奖赏。

  这几乎刻满了整个墙壁。

  曹髦在接下来的时日里,又前往青徐各地,行踪不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