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八十五份产业:(3 / 5)
不要是出现了什么不测。人的一辈子很长,他有的是时间在雍畿等待友人踏马而来。
当然,有点讽刺的是,谢鹤并没有他在游记中所写的那么多的时间。
就谢介自己的想法来看,房奇人大概是真的出了什么意外吧,就像他爹一样。希望他们在九泉之下,能够再叙这份一见如故的友情。
说回房朝辞的老家,在谢鹤遇到房奇人的时候,茶树镇已经变成了茶树城,这当然不可能是单单靠捕鱼与采茶就能够达成的巨大转变。而是靠做海上生意,茶树城没有市舶司,也就是说不用给朝廷交任何海上的商业税。茶树城有个小港口,都是祖上的几位富商联合起来,秘密斥巨资建造出来的。
茶树城是个多民族杂居的城市,几乎大半的人都姓房,或者更多奇怪的姓氏。
而为了安抚这些民风彪悍的少数民族,至今朝廷也只能对茶树城的港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在是茶树城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过特殊了,连蛮人都一时间被这里难到过。
海运的兴起,带来了“小镇变大城”的陡然变化,却也让一些传统手艺逐渐没落,好比口感比较小众,属于爱者更爱、厌者更厌的鲛人泪与利用鲛人泪而进行茶戏表演的茶博士。房奇人就是因为这样而选择背井离乡,最后遇到了谢鹤。
房朝辞的爹的爹的爹,则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出海。老爷子发财的第一桶金就来源于靠海吃饭的灰色生意,一辈子都没给前朝交过半个铜板的税,大部分资本的原始积累都充满了血腥与暴戾。当然,这样是不对的,老爷子本人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因此,导致了房家后来的几代人,不管再怎么几经波折,都要坚持兢兢业业、本本分分的原则,当个守法的生意人。
等房家传到房朝辞的爹手上时,已经是再正儿八经不过的商人世家了。而房朝辞更是成为了本朝管理市舶司的上司的上司。
命运的因果就是这么有趣。
“你们可以坐船去。”谢介提出了这个大胆的想法,双眼亮的仿佛能看到夜空上的星星,他对四生子道,“速度快,还稳当,去了之后就有房家人接应,你们应该不会引起什么太大问题,就是要记得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
至于他们要怎么回来,这就要看房夫人的身体状况了,身体好,就再一起坐船回来,身体不好就改走陆路。
至于该派四生子中的谁,谢介是让他们自己抽签决定的,抽中的是二郎和谢三儿,一文一武,正正好。不过,又因为听说隔壁的六郎也肯定要跟着他们走,谢小四生生挤掉了他三哥的名额,换成了他和二哥、六郎一起去茶树城的。
谢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