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4 / 4)
的那日起,她就只求能平平稳稳的度过这三年,待到任期结束。到时候她无论是调离京都去外地赴任,还是罢官归乡,于她而言都将是不错的选择。
她从来求的是“稳“,如今被人逼“进“,如何能不慌?
室内一时寂了下来,鸦雀无声。
公孙桓瞧这情形不好,暗吸口凉气,这个探花郎莫非亦如外面愚人般是个榆木脑袋,听信庸人蠢蟲之言,觉得殿下暴虐不仁并非明主?
他想开口为殿下辩解两句,却被殿下抬手制住。
姬寅礼的目光从那紧扣在双膝的苍白细指上移开,极缓的移上那张被细汗濡湿,却依旧难掩清隽的面容,“不想为本王效力?是有顾虑,还是有其他缘故?”
陈今昭后背绷得僵直,唇瓣嗫嚅了几番,方强抑颤音的吐了句:“微臣入朝两年毫无建树,何德何能,得千岁看重……”
他就那般看着她,双眸如渊似海,似包罗万象,又似世间万物在他面前皆无所遁形。
她在那样的一双眸子的注视下,自动息音。
姬寅礼缓慢转着拇指上的墨玉扳指,无声将面前人打量了几个来回,双眸深邃如墨,不辨情绪。
就在这无声的压力就要将对面人压垮之时,他的目光不期落到了那身半旧的官服上。搭在椅背上的那身半旧官服不知何时滑落了下来,垂在半空,翻出里面层叠交织的补丁。
官服缝缝补补,都缝在里侧,外面看不出痕迹,里面却补丁交织。
入目的刹那,他眉间冗杂的一些情绪散了。
于这一瞬间,他对面前之人,不由顿生怜爱。尤其是视线扫过对方细骨伶仃的腕骨、清癯单薄的身子,那股怜惜之心就愈重了半分。
轻微叹口气,姬寅礼拍拍她瘦弱的肩,“既然家中清贫,何不和光同尘,收些炭火孝敬。”
陈今昭实话实话:“其实微臣也并非众人想得那般清高自傲,不染纤尘,之所以不收炭火孝敬,实因家世低微且于京中并无跟脚。而京中官场局势又错综复杂,微臣实不敢冒然收受这些孝敬,唯恐稀里糊涂的就被站了队,当了人家的马前卒。微臣死不足惜,但家中老小不能无依。”
“所谓君子不党。不立崖异,不树异帜,无论你出发点是何,能做到守住本心就很不易,翰林院少有你这般的清风正骨。”姬寅礼面带欣赏的看她,这一刻对她再无芥蒂,“放心,我非是拉你入党争,非是让你冲锋陷阵。为朝廷百姓做事,你也不愿?”
陈今昭知道此回断不能拒了,遂只能起身拱手而拜,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