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2 / 6)
了端倪,我只得说了。”
“我与顾兄通了气。”
……
沈砚扶额,陈今昭捂着脑袋。
周明远站起身,朝他们二位深揖致歉,“是我口风不严,泄露了两位兄长大事。只是吾愿以自身性命担保,吾之同年,秉性纯善,断不会卖友求荣。此间大事,亦只会止于此刻,不会再外泄分毫,请两位兄长放心!”
说着,他站直环视周围一众同年。
向来行事慢腾,万事不放在心上的他,面容是少有的肃然与凝重。他抬手道,“吾等相处日久,对于诸位人品,明远深信不疑。只是丑话说在前面,今日过后,诸位若再将此间事泄露哪怕分毫,那我就视尔等为故意为之。”
“那此人就非吾之同年,而是吾之敌寇!”
他一字一句,语气不留情面,“与我为敌,就是与我周家为敌。我祖父周宗仁,相信在座的皆有耳闻,旁的不说,祖父他在士林中还是颇有威望的。早年教书育人,更是桃李遍布天下。但凡他一封书信过去,就能绝尔等府邸子弟,拜入名师座下之路!”
“望诸位同年言行三思,莫让明远做出绝情之举!”
在座的诸位同年纷纷起身,无不肃然抬手。
“吾等皆知轻重,可在此起誓,此间事入于耳,止于口!若违此誓,人神共诛,天地不容!”
沈砚与陈今昭亦起身回礼。
“诸位同年严重了,我信得过在座各位的品性,只是吾等所筹谋之事涉及到身家性命,不容不谨慎当心。”沈砚好生相劝道,“诸位且忘了今日事,早些离开罢。”
周明远却开口道,“既是同年,兄何故言此等见外之语?虽明远不知几位兄长具体所行之事,但从泊简兄透出的只言片语中,我大抵猜到此事独木难支,需吾等来以壮声势。既如此,几位兄长又何故将吾等同年摒弃在外?”
沈砚自不会与他全盘道出,先前不过透露了些模棱两可的话。而周明远亦不是无分寸之人,与其他同年说的,也只是三杰在筹谋大事,但遇上了难事,可能需要他们来助上一臂之力。
诸位同年口口相传,遂有了今日之聚。
周明远再做一揖,“三杰同气连枝,吾等同年亦是!若有吾等尽力之处,望兄坦然告知,吾等定会义不容辞!”
这时,在场的同年们纷纷开了口。
“泊简兄,朝宴兄,以及远在荆州的衡玉兄。其实不知何时,吾等太初七年这届同年,皆隐隐向尔等看齐。”
“如今吾等之行事,皆隐隐有尔等之影子。”
“几位兄长不信的话,大可打听,自你们之后,太初七年一届谁又收过孝敬银子?且仰君为国为民之怀,吾等私下都决定,待三年任期满就申请调往六部供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