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 第75章 四进皇宫(求追读)

第75章 四进皇宫(求追读)(3 / 4)

恩”了声,笑道:

  “那就是咱家遇到的第二个‘贵人’了,先帝时,宫里曾出了个年仅十八岁,便登上‘掌印太监’之位的大红人,史书上都罕有。

  我因少年时,与他相识,他得势后,便将我提携,送去了三皇女,也就是咱们这位陛下身边做事,如此才算有了进身之阶。”

  “十八岁的掌印太监?”赵都安吃了一惊:

  “我好像听父亲提过,但印象不深。”

  按理说,这般权势滔天的大太监,该名声甚大,除非早夭。

  孙莲英唏嘘道:

  “他那时春风得意,满朝文武无不敬畏,也因年少轻狂,得罪人甚多,甚至插手朝局……在某次出宫南下时,意外身死。”

  这若不是谋杀,我名字倒过来写……赵都安腹诽。

  这就能解释,他为何知之不详。

  人死得太早,没人提了。

  孙莲英说:

  “他的死,教了我最重要的一课,从那时起,我便谨记,在宫中办事,须谨小慎微,切忌轻狂。可以敛财,但也只能贪财,不要贪‘权’字。

  在那之后,宫中平静了一阵,我年纪渐涨,凭借一手梳头的好手艺,得了三皇女赏识,许我旁听宫中学堂授课,剩下的事,你便知道了。”

  三皇女一朝登基,鸡犬升天……赵都安自动补全后续,他沉默了下,说:

  “所以,那个曾帮了您的禁军……”

  孙莲英颔首:“是你的爷爷。”

  “……”赵都安哭笑不得。

  困扰他许久的因由,竟只是这样。

  孙莲英早年受赵家雪中送炭,女帝登基后,投桃报李,这才举荐提携赵都安,让他进入徐贞观的视野。

  他叹了口气:

  “所以,您屡次告诫我,戒骄戒躁,也是因为……”

  孙莲英叹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破案了!

  正因那曾提携过他,“十八岁的掌印太监”活生生的例子,才令老宦官敲打赵都安。

  生怕他重蹈覆辙,落得个“意外身亡”的下场。

  孙莲英醉意深了,盯着他,苦劝道:

  “我知你不愿听,人年轻时,总是不喜,抵触老人的告诫。

  人教人,百言无用,事教人,一次入心。

  我本以为,你经庄孝成一案,已幡然醒悟,却不想,又与秦俅那等纨绔厮混……”

  老宦官的声音越来越低,竟已醉倒,昏昏睡下了。

  夜色静谧,赵都安抬头望天。

  压了京城数日的密云散开,一轮圆月高悬。

  他起身,将老宦官送入屋内,盖上毛毯,又收拾好了残羹剩饭,转身离去。

  今晚交谈,他收获情报颇多。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