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 第151章 七进皇宫,十荡十决,徐贞观一笑倾城(月初求保底月票)

第151章 七进皇宫,十荡十决,徐贞观一笑倾城(月初求保底月票)(3 / 4)

是以为审问结束,忙着进宫汇报了……”

  不过,赵都安转念一想,又觉得问题不大。

  小太监跑的太早,并不知道后续的这一节,奏折中也没写,所以贞宝对于我翻薛琳案的事还尚不知晓……

  稳妥。

  赵都安匆匆换了衣服,借了张晗的马,扬鞭,朝皇宫奔去。

  ……

  ……

  与此同时。

  皇宫中,大虞女帝今早迎来了一位客人。

  御花园内,池塘边的凉亭中。

  徐贞观纤细白皙的玉指从棋盒中,捏出一枚白子,望向棋盘对面的老人,说道:

  “……所以,太师您实在是误解他了,赵都安并非外界传言中那般,往日种种行迹,乃是刻意自污罢了。”

  她口中的“太师”,自不是旁人。

  乃是大虞朝文坛举足轻重的泰斗,亦是元老级重臣,朝中“三公”之一,顾命大臣,与逆党太傅庄孝成曾并称“南庄北董”。

  现如今,执掌翰林院,任职三品“翰林院承旨大学士”的朝中顶级清贵的董太师。

  作为昔年,三皇女时,曾教授女帝学问的“授业恩师”,董太师是彻头彻尾的“皇党”。

  亦是女帝初登基时,朝中最为支持的一股力量。

  因而,虽因年岁早已大了,难以负担重要职位。

  但这位耄耋老人,在女帝眼中,仍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也因此,才委以重任,由其牵头选人,组建“新内阁”。

  今早,董太师入宫,再度劝谏她亲贤臣,远小人。

  显然又是不知从哪个学生口中,听到了关于赵都安的坏话。

  无奈之下,徐贞观只好如此解释。

  董太师约莫七八十岁,身穿绯红大学士官袍,须发皆白,面如重枣。

  因保养得当,神完气足,饶是白发苍苍,但一双老眼依旧锐利有神。

  这时执黑棋落子,紧皱的眉头略有舒展,说道:

  “若如陛下所说,此人品性,倒不如老臣那些学生说的那样败坏。”

  徐贞观颔首道:

  “翰林院学子读圣贤书,受太师熏陶,嫉恶如仇,闻听他名声恶劣,由此不喜,倒也正常。”

  董太师摇头道:

  “可老臣却听闻,此人近日入了台狱,似涉及一桩女子案件……

  若记得不差,今日便是三司会审。由此可见,纵使不如传闻那般败坏,却也远不及君子。

  纵使此人是个能吏,但终归也只是个不懂读书的粗鄙军卒出身,权势越大,越难守本心……陛下莫嫌老臣唠叨……”

  徐贞观苦笑。

  心知董太师虽忠心耿耿,怎奈何对武人向来有强烈偏见。

  或说的更准确些,是对读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