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 第166章 当头棒喝

第166章 当头棒喝(2 / 4)

和……”

  赵都安嗤笑了一声,摇头道:

  “策略激进,手段柔和……学士未免太想当然了,只怕是在翰林院呆了太久,已不知下方疾苦了。”

  韩粥激动道:“我非门阀出身,亦是穷苦过……”

  “但你现在不是了,”

  赵都安打断他,捏着酒盅,指了指这环境雅致的包间:

  “这等酒楼。”

  他又指了指桌上酒菜:

  “这等菜肴。可都不是寻常百姓享受的起的。

  学士当年苦过,我也相信,你有敢为天下的志向与胆魄。

  但我还是那句话,学士在翰林清贵的位子上太久了,哪怕走访地方,看到的,也不是真正的底层民间。

  如此,你的设想,早已脱离凡人烟火。”

  赵都安哂笑一声:

  “手段柔和?呵,你能把控这个度,你寻找的一些人,或许也能把持这个度,但……能有几人?

  新政的推行,势必要九道十八府无数底层官员,乃至胥吏来操刀!来执行!

  你以为,他们还能把持这个度?

  本官敢放下一句断言,当新政出了修文馆那一刻,就已变了!

  越往下,越会层层加码,你站在京城抛出的一粒沙子,等到百姓头上,就会变成一座山!”

  韩粥被怼的面红耳赤,忙辩解道:

  “可引入监察,各地方衙门,皆设有监察官吏,还可派出御史巡行……”

  赵都安冷笑:

  “监察?怎么监察?好,哪怕退一万步,你真能找出足够多的,听话的监察官吏,派出去,保证新政传到地方衙门不变,但接下来呢?

  你信不信,底下的人有一万种办法,将新政转为牟利的法子?”

  他捏着筷子,指向桌上一盘炒青苗,道:

  “我们就以你十策中的第一条,青……那所谓的,春秋两税法为例,你说,每逢青黄不接,由朝廷向百姓借贷,购置粮种……”

  韩粥也被激起火气来,昂首道:

  “是。我曾走访民间,每逢青黄不接,百姓为了活命,只能向地主富户,或商贾借贷,辛苦耕作一年,还了钱,余下的只够果腹。

  若遇到灾年,更是还都还不起,只因民间高利!而由朝廷借贷,可将利息压低,避免奸贼盘剥百姓,岂不是利国利民?”

  他说的理直气壮,慷慨激昂。

  赵都安却冷笑一声,幽幽道:

  “想的挺美,若我为地方胥吏,只需等农家子弟朝官府借贷走银钱,便与商贾勾结,以赌坊,酒肆,勾栏……种种手段,引诱他们将借来的钱财花掉。

  相当一部分农家子弟,手中有了钱,根本无法拒绝,也留不住。

  如此,既不违反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