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洛宁之谏(4 / 5)
,直接让一个宫女带着他去见雍王赵征。
这就是盲臣官职的好处,能随时出入王宫,很容易见到雍王的面。
在宫中七弯八拐,好一会儿才来到九章宫,洛宁就直接进殿。
“国师怎么来了?”
威仪极重的雍王赵征,见到洛宁居然有点心虚,“先生是来询问寡人答案的么?”
他的笑容有点勉强,“寡人还没有想好,到底想做千古一帝,还是想做万古圣王。”
洛宁行礼道:“大王慢慢想,臣不是询问这个答案,而是谏言大王,收回焚书的王命。”
他决定,若是赵征刚愎自用,坚持要焚毁那么多所谓的“邪书”,那他宁愿冒着被黑衣府通缉的危险,也要离开长安。
坚决不为独夫效力!
“原来是此事。”雍王站起来,走到大殿中的方池边,看着池水中的人影。
“先生认为,为何不该焚书呢?”
洛宁肃然道:“大王,臣听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唯精唯微,允执厥中。”
“人心之危,道行之傲,唯明君子而后能知之。”
“天地之真心,王道之至理,皆在其中啊。”
“古来之明君,无不济世安民,厚待载物,至精至诚,万物生而四时明。”
“臣听说,上古四时分明,春秋有令,冬夏有时,岂非人间有德,天地有道?”
“天下百姓,能博学、明辨、笃行、审问、慎思者,只患其寡,何患其多?”
“我不往,异族宁不往耶?”
“譬如明月天心、群星荟萃,较之暗夜无光、冷月独明者,孰优孰劣也?”
“满林秀木,百花烂漫,较之一树独高而风摧、一支独秀而春尽,又孰优孰劣?”
“大王无论是为千古一帝,还是万古圣王,都应该海纳百川,心怀宇宙,故而成其深,成其大。”
“凤凰不会排斥百鸟之鸣,黄钟不会禁绝管弦之声。大王为何容不得那些书简呢?”
“书简,民智之精,文明之道,古人之果,先贤之华。华夏之所以华夏者,难道不就是因为这些文字记载的书简么?”
“大王若是付之一炬,这种阉割华夏、暴殄天物的做法,臣担心夷狄们因此会欢欣鼓舞,而诸国会痛恨大王的霸道啊。”
“这种事情,一旦做了就追悔莫及,无论是千古一帝还是万古圣王,都是难以挽回的。”
“大王,为君者至公无私,方为其大私!为君者私心自用,则公私皆无。”
“是以,臣恳请大王收回焚书的王命!”
洛宁一口气直抒胸臆,言简意赅,说的十分直白。
雍王闻言,不由动容了。
仔细想想。之前做出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