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社稷和天下,孰轻孰重?(4 / 6)
即便于事无补,也可报效君父,光大名教,不教夷狄轻我大夏无人,不失为仁人君子也。”
刘国观点头颔首,“首辅相公殷殷其言,敦敦大教,於我心有戚戚焉!”
随即厉声喝道:“我等深受国恩,世食夏禄,死又何惧!莫做蔡籍第二耶!否则,国法不诛,老夫亦诛之!”
另一位内阁大臣曹教方也朗然说道:
“说得好!沧海横流,方显我辈本色!”
“今日国难当头,真金烈火一试,忠奸可鉴!心中但有三寸正气,虽万千人吾往矣!”
“待到兵临城下,直面锋镝,当知鏖战沙场、马革裹尸者,绝非武将之独美!”
老相公们义正辞严,掷地有声,大有决然之意,无不令人肃然起敬,凛然从命。
整个大堂,都洋溢着一种悲壮之情。
可是,终于有一个不谐的声音说道:
“几位老相公,诸位同仁,以在下所见,大夏社稷倾覆,还不是最坏的结果。最坏的结果是……亡天下!”
“我等殉国而死社稷,难道是不顾天下沦亡吗?”
“若是如此,我等无疑于罔顾天下安危!”
众人一看,原来此人叫孙慎,正三品大理寺卿,乃是首辅周体仁的门生,地地道道的周党。
周体仁眉头一皱,语气很是不满,“孙慎,你这是何意?”
孙慎行礼道:“先生,自古以来,无不亡之国,可名教大业,薪火相传,连绵万古,此乃道统也。”
“名教大业在,道统在,则天下在!即便社稷亡,可天下不亡!”
“可若是道统失传,名教大业衰微,即便社稷存,可天下已亡!”
说到这里,孙慎痛心疾首,语气十分沉痛:
“先生啊先生!一家一姓之社稷,与万古相传之道统,孰轻孰重啊!”
“我等一腔热血,自可为社稷而死,为大夏殉节!然,死社稷何易,卫天下何难!”
“我等为了尽忠守节,罔顾天下道统、名教大业,真的是大忠大节么?”
“如此轻死社稷,身家性命固然微不足道,可却是弃天下于不顾、弃名教大业于不顾啊!”
“学生不懂!还请先生教我!”
孙慎言及此处,泣不成声,伏地不起。
孙慎一番话大义凛然,义正辞严,众人闻言无不动容!
“你,你……”周体仁瞋目指着自己的得意弟子,“孙慎!你……”
似乎无法反驳弟子的肺腑之言。
“先生!”孙慎抬头,已经泪流满脸,一脸悲恸之色,“一家一姓之社稷,与天下孰轻孰重?请先生教我!”
“国破之际,死又何惧!可死又何用!”
“我等名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