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对邵荣还不够好吗(6 / 7)
亲爹,那是因为他知道朱元璋将来会变得非常残暴。
可其他人又不能看到未来。如今表现得十分仁德的朱元璋,哪看得出残暴的端倪?
再说,功高盖主有徐叔叔和李叔叔,哪轮得到邵荣?连他爹陈国瑞都轮不到!
李文忠激荡的心情已经平静,他淡淡道:“可能因为徐元帅和李公最初投奔的主公便是义父,而邵荣最先投奔的主公是郭子兴。”
陈标叹气:“这样啊。”
马车停下,陈标回到家,给陈国瑞写信说了自己的猜测,然后提醒陈国瑞不要和邵荣起冲突。
他自己的感觉和判断不能作为邵荣试图叛主的证据。只要邵荣一日不公开举起叛旗,就仍旧是朱元璋麾下二把手,是濠州红巾军中资历最老的人之一。
陈标寄出信时,心中十分惆怅。
邵荣在军中声望极高。
郭子兴之后将士虽都是朱元璋招募,但在郭子兴最初起义时,也有人跟随。那群濠州红巾军老人,都以邵荣为主心骨。
而朱元璋纵容濠州红巾军的老人以邵荣为主心骨,让邵荣带领这群人征战,就说明朱元璋对邵荣是真的信任和看重。否则朱元璋有无数理由可以夺了邵荣兵权。
比如汤和在濠州红巾军的资历比邵荣还老,并且是邀请朱元璋进入濠州红巾军的人。汤和完全可以取代邵荣的地位。
朱元璋麾下又有无数优秀将领。邵荣能打的仗,其他将领也能打。若朱元璋忌惮邵荣,根本不会给邵荣立功的机会。
邵荣难道心里不清楚吗?
陈标想不明白。他想,他只是多了现代人的眼界,多知道一些似是而非的历史。
论对人心的把控,他和这个时代的人站在同一起跑线,并不比任何成年人更优秀。
“如果邵荣反了,洪武皇帝肯定会很伤心。”陈标小声自言自语,“他杀的那么多功臣,有多少人是真的背叛了他?”
陈标一直以为,洪武皇帝杀功臣只是因为忌惮功臣,为继承人铺路。
现在他看到朱元璋种种捧出真心的举措,有些不确定了。
朱元璋是不是真的遭遇了多次背叛,最后看不清谁背叛了没背叛,干脆直接全杀了?
陈标摇摇头。无论朱元璋晚年的疯狂是什么原因,但朱元璋会发疯是事实。他还是做好出海找退路的准备吧。
……
朱元璋刚去安抚了常遇春。
常遇春满腹怨气想回前线当猛将,就差趴在地上抱着朱元璋大腿哭。朱元璋只好把常遇春带回应天,让常遇春先冷静冷静。
路上,他收到了陈标和李文忠的来信。
看完来信后,朱元璋表情变得一片空白。
常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