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脑中模拟天生帅才(6 / 11)
临近大考越紧张的类型。
陈标用李靖的故事,不仅是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别这么紧张,也告诉他们,古时有李靖这种能做出不可能的事的人,自己这一方占尽了天时地利和先机,守住洪都等到救援,比起李靖的神操作,简直轻而易举。
陈标并非盲目自信。
他通过脑中推演,猜测历史中的鄱阳湖之战,恐怕就是朱元璋来解洪都之围,直接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发生遭遇战。
他不知道朱元璋什么时候得知洪都被围,多久才赶到,赶到时洪都是否攻破。但以鄱阳湖之战是赤壁之战的原型这件事,他可以推测出,朱元璋定以火攻取得大胜。
他再以朱元璋未来必定建立大明,成为洪武皇帝的结果往前推论,恐怕鄱阳湖之战就是朱元璋彻底压倒陈汉的决定性战役。
朱元璋好像当了三四十年的皇帝。以朱元璋现在的年龄往前推,他不到十年内就应该建立大明朝。
但朱元璋现在却还是众多小势力中的一个,没有形成逐鹿中原的气候。
鄱阳湖之战,或许就是朱元璋撕掉“缓称王”的伪装,正式站在台前,与群雄和元朝争夺中原的关键一战。
已知陈友谅以逸待劳,并可能设埋伏的前提下,朱元璋仍旧获得大胜。除了朱元璋技高一筹之外,恐怕围攻洪都这件事给了陈友谅军队极大的打击。
就算洪都当时已经被陈友谅攻陷,但朱元璋和陈友谅能在鄱阳湖决战,陈友谅没有回师修整也没有继续顺江而下,便说明洪都至少支撑到了朱元璋得知洪都被围的消息、率兵前来。
陈标提笔算了算。
假设堂哥在陈友谅出兵的时候就得到消息,然后派人去求救。
绕开陈友谅的阻拦,恐怕路上会浪费至少半个月的时间;朱元璋得到消息后,率领大军逆流而上,就算也是半月;如果历史中和现在一样,朱元璋正在和张士诚打仗,收拾残局,整理兵力,布置防线这些事,至少也要一月……
他堂哥估计至少坚守了两月!
陈标再算上各种极端情况。他认为,最多只要能保证坚守三四个月,朱元璋的援兵就能到达。
陈标又在脑海中模拟了一遍粮草情况、武器弹药情况、城墙情况、每日可能战亡情况……然后松了口气。
只要城内士气不崩溃,不开门投降,他能保证坚守四个月以上!
唯一的问题,就只有刀枪无眼,他的哥哥们作为守城将领肯定会身先士卒分守各处城墙,会不会战亡牺牲。
但这种事,陈标就算再聪明也无法模拟,只能听天由命。
尽人事,听天命,这就是谋士的极限。
陈标已经在脑海中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