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 第84章 印刷机与识字卡片

第84章 印刷机与识字卡片(2 / 4)

正在印刷识字和识数卡片的工匠回头看了一眼,对陈标露出了一个憨厚的笑容,然后继续热火朝天地干活。

  朱升沉默了许久,拍了拍陈标的脑袋,道:“你说得对。咱们还需要再努力。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地方吗?”

  陈标摇头:“我暂时想不出如何改进印刷机。”

  在学习和普及上,汉字先天就要比字母文字稍稍困难一些。

  比如西欧发明了第一台印刷机之后,很快文盲人数降低三成,可见其印刷成本有多低,书籍普及率有多高。

  但同样技术条件下的印刷机,汉字印刷成本要比外文印刷机高出许多倍。因为外文加上字符一共就不到三位数,而常用汉字有两千多个,排版的劳力成本高许多,对排版工人的要求也高许多。

  在近现代时,有许多有志之士看到了汉字的缺点,为了尽快扫盲开民智,曾经想抛弃汉字,另造一门字母文字。

  当然,后来这群人都清醒地放弃了这个荒谬的想法。

  文字是文明的载体。生造的文字怎么可能替代中华几千年文明的沉淀?若文字都没了,我们要如何面对祖先和历史?

  汉字确实难学。难学那就认真学,努力学,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学。

  字母文字可以作为辅助学习汉字的手段,但绝不可以也绝不可能替代汉字本身。

  现代陈标所处的时代,扫盲率早就突破了百分之九十五。这个实例足以证明古老的汉字能够普及。

  因为汉字本身特性的印刷成本无法降低,陈标就只能从材质和设计上降低印刷成本。

  “比如这个墨辊,现在是用牛皮熬制而成,成本高,且很容易坏。”

  “还有这个液压杆……唉,要是有更好的设计就好了。”

  “排版我从竖排改成了横排。竖排更适合毛笔书写,横排更适合书籍阅读,我还增加了许多标点符号。”

  陈标在介绍排版后,仰头看着朱升。

  朱升疑惑:“你看我干什么?”

  陈标道:“我改变了传统排版,你不会生气吗?”

  朱升更疑惑了:“为什么要生气?有的话本小说还是斜着排呢。”

  陈标:“……”居然有斜着排的话本?这怎么看啊!

  横排印刷更适合阅读,也更适合以后有了硬笔之后的书写习惯。但陈标不是故意这么早改革百姓的阅读习惯。

  他可没有这等豪情壮志,只是单纯这样印刷成本更低,排版更加紧凑,也更容易使用标点符号。

  陈标在普及识字、常识的书本采用横版印刷,尽量压缩成本;但在印刷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等规格较高的书籍时,全部采用竖版印刷,并加大行距,让排版显得更加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