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 第110章 因材施教也是狂妄

第110章 因材施教也是狂妄(2 / 7)

许多。

  陈标终于打探出在军营中推行读书识字基础教育十分困难的原因。

  这事,如他猜测一样,果然出在教书先生身上。

  陈标虽然给军营基础教育定下了教学大纲和教学方式参考,但所有教书先生都没有按照他的方法来。

  并不是军营中聘请的教书先生故意使坏,是时代和现实的缘故。

  封建时代,读书是一件很神圣的事。学习的过程,自然也非常严肃。

  如陈标那样在玩乐中学习,在读书人眼中,当然不够严肃,有辱斯文。

  若是如宋濂、季仁寿那等大儒,他们已经不拘泥于形势,怎样教化更有用,他们就会选择怎样的教书方式。

  但学识、地位越低的读书人,越注重读书和教书的形势。他们没有大儒们那样有底气,若不循规蹈矩,他们心里就很忐忑。

  同时,循规蹈矩也是他们维持自尊的方式。

  盛世文人大致都比武人更受重用,但在乱世之中,谁拳头大谁就能活到最后。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大多生活凄惨。

  若是有本事的文人,还能找割据一方的军阀投靠。可惜这样的文人太少,大部分文人都也就会读几本书多认几个字。

  在盛世之中,他们可能会考个秀才,好一点就考个举人。在乱世,便百无一用是书生了。

  明王的军队聘请这些百无一用的书生来教书,他们就算不是故意想为难学生,长久以来对军士们的怨气和自己文人的傲气,也让他们的教学不会顺利。

  就算是小孩面对趾高气昂的老师都学不进去,更何况这群手中有刀的老兵油子?

  陈标合上小本本,不由叹气。

  这些问题,就算朱元璋下令,甚至砍几个人的脑袋,都无法解决。因为这是社会的现状,是需要很多年的教育,潜移默化移风改俗。

  在这一个处处都很割裂的社会,推行什么都好难。

  陈标揉了揉太阳穴,继续思索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让正统的文人们来军营教导军士识字恐怕是不行了。或许他应该从军队中找会读书习字的人,自己先手把手教会他们如何教书,让这群人再去教导更多的弟子。

  再进一步压榨劳动改造营和流民,将教导军士识字识数纳入“积分任务”,当教学和老师切身利益挂钩的时候,他们或许就会摈弃无谓的“自尊”,怎么教得快怎么来了。

  结果还是得用上绩效考核这种该挂路灯的方式吗?我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奸商啊。

  陈标又揉了揉太阳穴,叹了口气。

  他正叹气的时候,头上多出一片阴影。

  陈标抬头看,朱文正擦了擦跑出来的汗,不知道从哪拿来了一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