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 第166章 南归官员差点气死

第166章 南归官员差点气死(5 / 11)

元璋本想更改元朝的说法,将“行中书省”改成“承宣布政使司”。

  他与朱标商量的时候,朱标告诉他,一个拗口复杂的名字,会给公务传递和百姓生活带来很大麻烦,最好越简单越好。

  其实宋以前的行政规划就很好,什么刺史、州牧,不比之后一连串拗口的记不住的官名强。

  朱元璋想了想自己看宋元官职表脑壳疼的状态,深以为然。

  于是,既然百姓们都习惯了“行中书省”,就直接简化为“省”。省下为“府”,府下为“州”,“州”下为“县”,最高行政长官依次为知省、知府、知州和知县,仍旧是省、府、州、县四元行政规划制度。

  其他官职也依照汉唐官制,名称能简化的就简化,以免增加“行政成本”。

  这“行政成本”也是朱标教朱元璋的。

  如果把一个国家当做一个大商业集团,朱元璋许多两眼一抹黑的事,都能依照他给朱标多年打下手的“富商经验”得到解答。

  朱元璋天天拿着算盘算着“成本”“支出”,喊着“预算”“赤字”,让朝中除了最先跟着他几位文官都颇为不习惯,还有文官上奏劝诫,说朱元璋如此有辱斯文。

  朱元璋骂道:“当皇帝不就是管一个国的老百姓衣食住行?!什么是有辱斯文?!为了大明一个铜板一个铜板的抠叫有辱斯文,那你给俺做点斯文的事啊!来,你给俺想想怎么斯文地把北边南边的军费开支和即将治理黄河的开支拿出来!”

  把朱皇帝气得都自称“俺”了,劝诫的文官只好败退。

  他们找到宋濂等人,希望宋濂能带头再劝诫一次。

  道德完人宋濂微笑:“此事简单。只要诸位能把今年的国库开支窟窿补上去,想必皇上也不会为那一个个铜板有辱斯文。”

  他们立刻愤怒:“那么多钱,我们怎么补!”

  刘基没好气道:“那你们说什么屁话?钱是大风刮下来的?觉得有辱斯文就编书去,这样就不用管军士和百姓是否会饿死,不会用衣食住行来侮辱你们的斯文。”

  来人脸气得青紫,拂袖而去,对外只骂刘基和宋濂不知道劝诫君王,是佞臣。

  刘基一生气,立刻禀奏朱元璋,又开了一次辩论会,辩论“为了国家百姓对钱斤斤计较算不算有辱斯文”。

  刘基开辩论会开上了瘾,据他自己说,开了几次辩论会都没能骂死个人,他心里不舒服。

  朱标表示,刘先生这症状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

  朱元璋和一帮拥有实干思想的文人用有辱斯文的方式,将大明之初这个到处都是破窟窿的国家勉强运行起来,身在北方戍边的朱标就轻松了许多。

  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