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去国外买粮补窟窿(5 / 7)
麓川迟早要反。
而大越……朱标隐约记得,大越后来被永乐帝灭了,并立了宣慰使司。只是后人不争气,不知道这片国土的重要性,不会治理,又打不过,就把这片国土丢了。
明太祖令后世最大诟病的祖训之一,就是“不征”,好像举起双手挨打似的。其实明太祖的“不征”其实是“不开第一枪”的意思,别人不打我,我也不打他们。
朱棣身为篡位者,很重视祖训。他既然敢把大越灭了,显然大越先对大明动刀子。
永乐帝时大越国就会攻打大明,那就是不久后了。朱标绝对能活着看到这一幕。所以他怎会不先让自家英哥多加防范?
听了朱标的解释后,众人先不以为意。
在他们看来,周围小国再怎么蹦跶,也如隔靴搔痒,不会对大明造成危害。
知道朱标说元朝在大越和麓川吃过瘪,元军被赶出了大越,麓川差点威胁到云南腹地的时候,他们才意识到严重性。
虽然他们打赢了元朝,但绝对不会说元军弱;大越和麓川与元军作战的时候,更是元军的强盛时期,即使有主场便利,也可以看出他们绝对是硬茬子。
何况,他们面对元朝的时候会对华夏扩张,换成大明,难道他们就不会来了吗?
“他们肯定会来!”朱元璋咬牙切齿,“文英的担子很重啊!”
刘基疑惑:“那还卖他们武器?就算以后他们的武器得指望我们,但现在他们是实实在在的敌人吧?”
朱标摇头:“首先,这都是以后的事,现在他们不是敌人;然后,卖给他们武器,他们也不会用,我们肯定要派将士去指导……”
他话说了半截,道:“不要什么都让我来说,你们自己想。我卖武器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看你们能想出多少好处。”
刘基哭笑不得:“标儿,你连你刘叔叔也一起教?”
朱元璋立刻道:“教你怎么了?我的标儿教过的文武大臣还少吗?我看你们这些饱读诗书的文人在国政上也就一般般,标儿应该再举办几期培训,把那些文臣也教了。”
朱标摇头:“书读得越多,就越自信,越难被别人改变。如刘叔叔这样能接受新思想的人是少数,所以不如继续教导将领。从一张白纸开始教,比在写满了字的纸张上涂画更容易。”
虽然心里不太舒服,但刘基叹了口气,不得不承认朱标说得对。
朱标还有更让刘基不舒服的话没说。
读书人擅长站在道德层面攻讦违背自己利益和思想的人和事,朱标这手段既然是阴谋,自然谈不上道德;将领们就算互相攻讦也不会从道德入手,因为他们保家卫国开疆扩土都有杀人,这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