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 第203章 山东豪强焦急万分

第203章 山东豪强焦急万分(3 / 6)

一地。

  为了不让自己对洪武皇帝的滤镜碎得更加厉害,朱标将朱元璋赶回了南京。

  大明已经确定要在明年发行纸币,现在朝堂天天都在吵架,南京的工匠们也在努力在元朝纸币的基础上,研制更难仿造的纸币。

  元朝的纸币的防伪已经做得非常出色。甚至可以说,纸币在目前条件下,比金属货币更难仿造。

  朱标在折子上写道,让纸币生产变成纯机械,再加上一些化学防伪,让民间手工仿造的成本高于纸币价值,然后再严判制造伪造币的人,直接判死刑。仿造纸币的代价越高,民间流通的仿造纸币就越少。

  之后就是培养大明官方钱庄人员,让他们能够熟练辨认货币,并开办存储业务。民间商号有以自己的信用为担保发行的银票,官府可以向他们取经。

  在发行纸币的同时,金属货币也没有退出发行。

  大明开始发行银币和金币。两种币都是加入了少量铜和其他金属,以增加硬度的合金,分别对应纸币100元和1000元的面额。纸币有发行面额更低的辅币,但辅币不兑换金属货币,必须凑齐一百元和一千元整。这样就能尽量减少民间兑换金属货币的频率。

  原本的铜币继续流通,等额纸币一元钱。但不继续发行,这样逐渐退出市场。

  纸币最高五年,就会出新纸币。这时候也是旧纸币不再发行,但一同流通,逐渐回收旧纸币,更换成新纸币。

  依靠国家钱庄和朱标经营的钱庄,再加上赋税收入,回收旧币的过程会很顺利。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国家要撑住,时刻关注货币的价值,以选择增发或者缩减纸币的发行量,绝对不能不认可纸币。

  比如元朝末期,发钱发纸币,交税却不能用纸币,百姓怎么能信任纸币?

  大明只要保证十年左右纸币可以随意兑换金银币,很快民间流通的金银币就会急速减少。大明只要不滥发,就不用担心金银储备……

  朱元璋揣着朱标写的折子回南京,让大臣们以朱标的折子为基础,讨论一个详细且切实可行的发行纸币方法,并将此事刊登在了报纸上,让百姓们写意见,在官员筛选后,呈给皇帝看。

  百姓们都惊讶极了。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朝廷颁布政策,先询问百姓的意见。

  许多能人异士都十分兴奋,绞尽脑汁献策,希望自己能被皇帝选中,青云直上。

  这期间,朱元璋还真发掘出几个经济人才,十分高兴。

  之后朱元璋又让心腹拿着试卷,到各省省城特招人才,最优秀者推举到南京,由他亲自考核。

  这些考核过关的人才经过短期培训,立刻填充基层官吏。培训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