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用朱国瑞转移视线(4 / 5)
想抗倭,就要在大明的土地上打仗,就算战胜了也会给大明带来极大损失。明中期后,倭患才越演越烈。
大明拥有极其广袤的海岸线。要御敌于国门外,没有海军怎么行?
而要养海军,没有安南海峡怎么行?
“安南行省和安南海峡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既然他们胆敢主动进犯大明,给了我们这个机会,我们就要把握住这个机会,否则后世万代都会指着我们骂。”朱标神色有些淡漠,“所以,我需要用一件事来转移朝中大臣的注意力,让他们不干涉安南的事。”
为了不让朝臣在安南行省上使绊子,给自己安抚安南的时间,朱标把“朱国瑞一家”抛出去当诱饵。
对朝臣而言,“朱国瑞一家功高盖主、权势滔天、虽目前没有谋反但完全可以套用‘莫须有’的罪名”,比一个区区安南蛮荒蛮夷之地重要多了。
三人看着朱标淡漠的神情,不由又是心痛,又是懊悔。
他们明明可以徐徐图之,像之前那样一边打一边屯田,用几年、十几年的时间将安南消化。但因为一时急躁,再加上迷路等巧合,他们立下了很大战功,也打乱了朱标的计划。
朱标一向不喜欢用阴谋诡计。
虽然阳谋和阴谋都是谋略,但他们的标儿心软,道德感很高,不喜欢用“欺骗”的方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但这次“朱国瑞权势滔天”的计谋,显然是很纯正的阴谋诡计。
朱标这一手,针对的不仅是想要砍掉朱国瑞一家这个洪武皇帝臂膀的大臣,也玩弄了大明真正的忠臣的感情。
这些大明忠臣可能明白朱国瑞是听从朱元璋的命令,没有谋反的意思。但在他们看来,朱元璋不应该把权力集中在朱国瑞一家身上。至少,应该文武分开,不能让朱国瑞家的文臣去辅佐朱国瑞家的武将。
谁都知道官员任命要“避亲”。北直隶和安南,岂不是朱国瑞一家的“藩国”了?
他们的矛头并非对向朱国瑞一家,而是对向皇帝。劝谏皇帝人心会变,朱国瑞一家虽然现在还忠心耿耿,但已经有了“谋反”的实力。
就算朱国瑞一家忠心不变,人言也可谓。如果他们权力和声望太过,皇帝今后突然容不下他们了,岂不是枉杀忠臣?
哪怕开国皇帝容得下他们,太子又能容得下他们吗?
太子可没有皇帝那样的声望。史书中这样的悲剧还不够多吗?
朱标知道,朱标都知道。
但他还是为了自己的目的,用了这则阴谋诡计,将整个朝堂都玩弄在掌中。
无论是忠臣奸臣,此刻都只是朱标棋盘上的棋子。甚至连他和他爹,都亲自上了棋盘,鼓捣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