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 第242章

第242章(5 / 8)

南直隶人经常去北京游学。”

  练子宁惊讶:“孔兄学富五车,居然会输?来来来,我们比一比!”

  他不由分说,拉着朱标就往正在比试的“擂台”走。

  朱同好奇:“你们比什么?若是诗词歌赋,伯泽可能会输。”

  孔佑赶紧回答:“不是不是,就是比经义。”

  刘琏耸肩:“啊?那赶紧让伯泽回来。”

  张琳好奇:“伯泽也不擅长经义?”

  宋朝原本以诗文取士,后认为诗文取的士没什么用处,改为经义取士。

  事实证明,经义取士比诗文取士更没用,除了取得只有文采之人,还在只有文采外增添了只读圣贤书的副作用。

  洪武元年开科取士后,朱元璋发现所取进士大多不通庶务,便力排众议改了些科举规则,变得更重策论。所以不善经义之人也能中举人。张琳并不惊讶“陈炜”不善经义。

  “不是,死记硬背的东西,伯泽和人比是欺负人。”刘琏道,“其实伯泽因为年少,担心殿试上考官会压他名次,所以准备下次再考。若你们中哪个当了状元,又输给了他,岂不是很丢脸面?”

  张琳:“???”

  宋璲扶额:“孟藻,你少说两句!”

  朱同也神色大变:“别给伯泽添麻烦!”

  然而,两人现在的提醒已经完了。

  刘琏给朱标已经引来了极大的仇恨,连沉稳无比的张琳都脸色一沉,往“擂台”走去。

  孔佑欲哭无泪,走到刘琏身边小声道:“老师会生气吧?”

  刘琏展开折扇,捂着嘴笑道:“我帮伯泽扬名,他生什么气?他生气了又能奈我何?”

  宋璲骂道:“你就是欺负伯泽脾气好,不会和你一般计较!”

  朱同使劲点头:“就是就是。”

  孔佑焦急道:“你们就在这看着?不帮老师?”

  刘琏眼皮子一翻:“帮什么?”

  孔佑看向最为老成持重的宋璲。

  宋璲微笑:“伯泽不会输。”

  朱同也笑道:“你忘记你老师过目不忘了吗?和人比经义,是他欺负人。”

  看着兴致冲冲的三位先生,孔佑嘴角不住抽动。

  他怀疑,虽然此事是刘琏出头,但宋璲和朱同都喜闻乐见。

  朱标莫名吸引了许多仇恨,被练子宁拉上“擂台”比经义。

  经义,顾名思义就是圣贤书上那些话,用圣贤的言论来解释圣贤的言论。

  对普通人而言,这当然不独独考背书。对圣贤书的理解,思维的活跃,以及文采和辩才,都对经义“打擂台”有直接关系。

  但对于真·过目不忘博览全书的朱标而言,经义就是“搜索关键词背诵”。

  至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