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 第254章 医学奇迹和高效率

第254章 医学奇迹和高效率(3 / 7)

愿意了。

  太子正式参政后,官员福利越来越好,皇帝也变得和蔼可亲。再加上太子妃这个钦差当得太过卖力,努力监督官员在地方上的违法乱纪行为,他们在地方上捞不到什么钱,倒是跟着太子“投资”,钱大把大把的进口袋。

  再加上太子将两广大案和南北榜案的舆论把控得非常厉害,百姓们看完了报纸,经过了自己的分析,再加上两广逃难的百姓和那三千上街散发报纸的考生亲身倾诉,他们认可和皇帝对着干的人都是坏人。如果现在他们因不想修历而辞官,回到家乡之后肯定会被人指指点点。

  所以许多想“大隐隐于朝”,只拿俸禄不干事的前朝大文人们只能被迫工作了。

  大明朝不是除了朱元璋的老班底外没有能人,只是大部分能人不和朱元璋一条心。

  现在他们无论被迫还是真的改变了心意,终于肯在行动上和朱元璋一条心了,就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了出来。

  朱标看着“拼音表”都傻了。

  最终,朝臣们仍旧没有达成用哪个国家表音符号来为汉字表音的共识,于是他们自己编出了一套符号为汉字表音。

  以前汉字音律都是用反切法,即找两个常用汉字,一个表声母,一个表韵母。朝臣们都是精通声韵的人,把用来反切的常用字找出来,然后简化成类似偏旁的符号,作为汉字的声母和韵母。

  然后,他们又根据这套新创造的拼音表,弄了相应的罗马字母、天方字母(阿拉伯字母)、梵文字母拼音表,以“普惠外藩”。

  朱标本想弄一个通用的拼音表来减轻对百姓扫盲的困难,没想到朝臣们不鸣则已,一鸣就拿出来四个拼音表。朱标也不知道这算简单还是搞得更复杂了。

  不过除了朱标本人在考虑这个推广难度,其他人都认可了这个拼音表。

  在他们看来,这比反切法容易许多,连这个都学不会,还读什么书?

  朱标只能说,只要比现在普及汉字和官话读音的难度低,就算进步。推广吧,就这么定了,各地公学和大学都得教导拼音表。

  全大明文人迅速接受了这件事。虽然各地方言众多,但要科举当官的人都得学官话,否则你让皇帝和上官和你用文字交流吗?现在有了更容易更规范的途径学习官话,他们都很乐意。

  于是,拼音表顺利推广。

  草原上,一些从中原逃回去还没死的蒙古贵族仍旧心系中原。他们从游商手中高价买到了报纸和拼音表后,都十分郁闷。

  元朝曾经推行过表音文字,试图取代汉字,即八思巴字母。

  忽必烈曾经强制推行八思巴文字,就像是朱标前世历史中的大清强制推行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