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2 / 4)
但同时预示着她和容承洲的夫妻生活即将正式开始。
--
江茗雪只在家休息了一天就重新上岗了,海宁分馆是此次巡诊的最后一个地点,下次巡诊就是两年后了。她将在海宁记下的疑难杂症诊断记录整理成演示文稿,和总馆的几位医师探讨交流。
正是因为她求知好学,谦虚踏实,懂得与时俱进,引进AI辅诊等高科技,元和医馆众位年长许多的江家旁系老中医才会打心底里服从她一个年轻的小姑娘。
一眨眼回北城已经半个多月,这些天容承洲每天都有给她报平安,容夫人时不时差人给她送些首饰、贵重药材等等。
周五下午,她给一名糖尿病患者把过脉,开了药方,抬头看了眼墙上的钟表,已经过五点了。
今天早上,她收到容承洲的消息,说他今天下午三点到北城,这会儿估计已经到家了。
她没给他发消息询问,离家一年,肯定要好好陪陪家里人。
“茗姐,药包好了。”许妍过来递上药。
江茗雪回神,低头检查,写了张注意事项的单子,一并交给病人。
北城的元和医馆是总馆,规模最大,主治医师近十位。药师和学徒二十多名。不止是当地的病人,还有许多从外省慕名而来的患者挂她的号。她又接着从五点忙到七点半,中间许妍给她送了盒饭,但她忙着给病人针灸,没顾上吃。
这是她的日常作息,八十斤体重都是忙出来的,医馆的医师和学徒早已习以为常。
终于诊治完最后一个病人,江茗雪正准备回休息室换衣服,接待病号的小梁提醒她:“茗姐,外面好像还有一个病人。”
江茗雪解扣子的手停住,重新系回去,向门外走:“系统上挂号的不是已经都处理完了吗,是有人线下排队吗?”
小梁摇头:“不知道,我五点半出来看的时候他就在了。”
“我知道了。”
江茗雪走到门口,一眼就看到那辆停在医馆侧前方的黑色越野车。外形与海宁空军基地的那辆不同,车身看起来更亮更新一些。
车窗摇下大半,骨相优越的男人坐在驾驶座上,与越野车宽大的车身恰好适配。白色衬衫熨帖整齐,袖口卷到小臂,露出一道长长的浅疤——那是她亲自包扎过的伤口。
左手随意搭在方向盘上,指腹无意识摩挲着,动作里还带着几分握操纵杆的惯性,稳得像嵌在那里。
在她走近时,似有感知般偏头看向她。
江茗雪反应慢了半拍,有些意外:“怎么没在家里休息?”
容承洲打开车门,下车。与她相对而立,冷硬的眉眼被黄昏中和了些许:“在飞机上休息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