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神医的讲解(2 / 4)
瓜蒌、贝母、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毛茛科植物,母根叫乌头,为镇痉剂,冶风庳,风湿神经痛。侧根(子根)入药,叫附子。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治大汗亡阳、四肢厥逆、霍乱转筋、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爱冷、jīng神不振以及风寒湿痛、脚气等症。
乌头为散寒止痛要药,既可祛经络之寒,又可散脏腑之寒。然其有大毒,用之宜慎。《神农本草经》记载有祛逐邪气的作用,被列为下品。《名医别录》记载“其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脐间痛,肩胛痛不可抑扬,目痛不可久视。”《药xìng论》记载“其味苦辛、大热、有大毒。”
“至于半夏,十八反认为,半夏能燥能润,辛通气,能化液,故润燥;栝楼、贝母、白蔹、白芨均能化痰,开窍,清热。乌头辛热有毒,能去寒湿,散风邪,助阳退yīn,其所以反半夏、栝楼、贝母、白蔹、白芨者,寒热之xìng不同也。海藻大寒消肿毒,甘遂、芫花、大戟开瘀利水,下药峻剂。如果与甘草同用,就会使上药之毒xìng增加,故不能与甘草同用。诸参皆能补气,芍药能收能敛,细辛虽能宣散风邪,但又能补肝润肺,主治咳嗽上气,说明此药能下行。
这几味中药和专司涌吐的藜芦,自然是背道而驰的,当然不能在一起使用。可见,所谓相反,主要是药xìng相反,医者在处方配伍之时,应当尽量使药物减少相互矛盾。”
“哎,看来中医真的是博大jīng深,这些东西,一般人不花点时间,恐怕真的记不住,万一忘记了,用了相反药,那岂不危险了?看来中医的危险xìng也是很高的啊!”林晓初听了,顿时感叹道。看来不是人们讨厌中医,是中医太难学了呀,恐怕一般人听这些,估计没听几句就要打瞌睡了。
“其实不然。”龙世栋摇了摇头道:“很多时候,任何事情都有两面xìng,有时候你看似矛盾的,却相反能起到相助的作用。这乌头和半夏,中医里面经常用在一起。”
“用在一起?不都是剧毒的吗?难道是以毒攻毒?”林晓初疑惑地道。
“中药方剂大辞典中,含有十八反药对的案例颇多,其中半夏配附子和半夏配乌头的方剂最多。前人研究发现,各相反药对的主治病症多不相同,其中乌头配半夏以治疗风寒湿痹及中风瘫痪的案例最多,。
已有研究虽然明确了各相反药对各有自己独特的功能与适应证,但大部分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