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3产业布局(一)(2 / 5)
了安排熟悉情况的维萨里昂洛维奇给倪光南介绍这些情况,每天都会找到这个到目前都没有提出跟自己签订合同的倪光南聊聊。
反正他闲着也是闲着。
李璐去了香江还没有回来,计算机公司也还没有开始筹备,他这个老板在工作时间,很是清闲。
“云总,咱们这计算机研究项目是不是摊子铺的太大了?”任由倪光南的眼光长远,在深入了解九一研究院之后,才发现,他根本就无法跟这个年轻人比较。
九一研究院计算机项目小组目前能够推出的各种产品,大多数性能都无法跟国外主流配置相比较,不过处理器已经主板,跟国外相比已经相差不了多少。
研究经费充足一些,投入再大一点,只要在研究方向上面不错,就不会出现任何问题。赶上国外同行,那是早晚的事情。
尤其是在知道九一研究院计算机硬件事业部已经开始了双核处理器的时候,这老头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两级甚至三级处理的设计,很是常见,但是用两个处理核心同时工作,这样的想法,绝对是天才的创意。
倪光南是中国芯工程的负责人,花费了无数的时间,无数地精力,研究出来的芯片性能根本就无法与国外处理器相比较,同时,跟其他的硬件兼容性也不是很好。
他在想,要是中国芯的研究有这样的思路,是不是中国的处理器在研究出来之后,很快就会全面超越国外,如同英特尔那样,占据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或许跟amd合作,挑战整个英特尔的市场权威。
让倪光南没有想到的是,云非整个计算机硬件项目小组人数不到四十,研究项目却包含了整个计算机的所有的关键硬件!要是九一研究院再往显示器上面投入,这就囊括了整个计算机的所有部件。
即使在联想集团,任由倪光南强势无比,他也不敢提出全面自主研发!
这样的研究投入,短时间内,如果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还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长期研究下去,这可就是一笔非常庞大的研究经费,一个私人公司,居然有这样的魄力。而这个公司的掌舵人,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全面研究投入,是好事。
但是一旦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整个项目根本就进行不下去!所以,自认为才了解九一研究院以及这个年轻掌舵人一些皮毛的倪光南,觉得应该劝劝云非。
“摊子大吗?整个硬件项目不是总共只有四十人不到?”云非有点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