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3产业布局(一)(3 / 5)
计算机硬件项目的很多人,都是数控系统以及工控芯片项目的人在兼职,连开发操作系统的软件团队都是两百多号人,而硬件项目专职研究员只有四十多个人同时负责着是十多个子项目的研究,对云非来说,这实在是人太少了。
“这个,我不是说人多,而是摊子铺的太开。世界上有着不少的内存生产商,显卡硬盘这些生产商也不少。这些产品也没有多少的利润……”倪光南想要做的,主要是cpu以及主板的开发。
他认为,衡量一台电脑的主要性能,主要还是靠中央处理器。
其他的硬件,入门技术,并没有多高。
“倪老,您觉得,以国外对咱们中国的不友好态度,先进的硬件会出口给咱们中国?咱们要做,就要做咱们能够做到的最好!咱们上市的☆、一台品牌机。我初步设想必须要达到以下的技术指标:两级256mhz处理速度的中央处理器。64g存贮容量的硬盘,128m显存的显卡……”
云非的话,让倪光南目瞪口呆。
目前的计算机主流配置才多少?这样性能的产品,就连国外最为顶级的配置。也很难达到云非说的这样的技术指标吧!
“您认为。咱们要是设计出了这样的个人计算机。国外的那些硬件生产商,会同意大规模地向咱们出售吗?国外那些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的计算机公司,他们会同意他们的供应商给咱们提供这样的配件?所以。咱们不仅仅得有庞大的研发能力,还得有着庞大的生产能力。”
对于中国在国外任何好东西都无法大规模地买到,云非早就已经习惯了。
“这倒也是,不过你这这个技术指标是不是有点高?短时间内,以咱们现在的研发能力,很难达到……”跟云非这个新东家并不是很熟悉,倪光南也不好明着说云非这事情干得不靠谱。
这是最为典型的放卫星。
“高么?中国市场上面的计算机产品,永远比国外的产品性能要低上一代。大多数外国先进企业的理念都是市场销售一代,公司存储一代,开发新的一代。只有新一代的产品完成开发,才会把存储的那一代产品推向市场,然后再开发性能更高的一代……长期以此下去,中国永远只能得到比国外顶尖企业低上三代甚至以上的技术,即使研发出来,也根本就不能对那些公司产生任何的压力!中国,就是国外那些高科技公司让自己的产品利益最大化的低端市场!”云非平淡地说着。
这事情,很多人都知道。
但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