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感恩(3 / 4)
拉着儿子的手左看右看,“我儿子哪里胖了?我瞧着,倒还瘦了些!”
“你可拉倒吧,儿子在学校吃地可比家里强,又不用下地干活,还能瘦啦?十八岁还能鼓一鼓,二十五还可以蹿一蹿,只要吃的喝的跟得上,咱娃再长个子也不稀奇。”
于妈妈不踩他,只牵着儿子的手问:“这半年,你前后给家里汇了不少钱回来,在信里只说是找了一份工作,做什么兼职,不影响学习。人家老板给你开那么多钱,工作是不是很辛苦?你自己可得多买些好吃的补补,不能亏了身体。”
“对对,你妈说的对。你不用挂着家里,爹妈身体好着呢,现在不用给你寄钱,咱家生活比从前好多啦。”
于爸爸笑的脸上的褶子都开了花。这个儿子可是他的骄傲,附近人家谁提起不竖大拇指?考进了首都最好的大学,成了响当当的大学生,将来是要住在大城市捧铁饭碗的人。
去年回来,找了五十一个孩子,说是要免费资助他们读书。到现在已经一年啦,果然是说到做到,每月定期把钱寄来。虽然出钱的另有其人,可那些孩子可是自家的娃娃挑的,说起来,人家自然也是感激他的,他们做爹妈的走出去,脸上也是有光彩的。唉,就是没有徇私,多偏着点自家亲戚家的孩子,免不了受些埋怨,背地里被人说些闲话。
娃娃出息着哩,现在就有工资拿了。
“我在学校没什么大的花销,咱家不是还欠着钱吗?早还上早省心,再说,你们也该置两身新衣服装,家里添些新家具。妈,你和我爸两个人年纪大了,现在我也挣钱了,可别再和以前一样,一年到头碗里没有肉腥。”
“晓得。”
儿子进城读书后,就成了父母的主心骨,“饥荒差不多都还上了,我和你爸去了块心病,睡觉也觉的香。赶集的时候也舍得割点肉吃,你爸有时候还要喝点酒,我们都好着哩。”
一家三口聚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
天完全黑下来后,就回到屋里继续说,于妈妈给儿子打着扇子,于爸爸又点了一锅汗烟袋。于大伟拿出从北京给父亲买的卷烟,于爸爸抽了一根,咂摸几下嘴,还是觉得自己的汗烟袋够劲。
于大伟仔细听着父母说着半年多时间里家里的点滴。他进村的时候有人眼尖瞅见,中间就有几次村里人来串门。
于大伟很喜欢和他们聊天,乡下人生性纯朴,有什么想法都在脸上,不跟你玩心机,他也没有觉得自己是大学生而生出所谓的优越感。
念着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