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小圈子(3 / 5)
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后,就把玉泉定为宫廷饮用水之水源地,并沿袭至清代。
据传,乾隆皇帝为验证该水水质,曾命太监特制一个银质量斗。命人分别从全国各地汲取名泉水样和玉泉水一起进行比较、秤水检测,其结果是:北京玉泉水每银斗重一两,为最轻;济南珍珠泉水重一两二钱;镇江中汁泉水重一两三钱;无锡惠山泉、杭州虎趵泉水均为一两四钱。北京玉泉水名列第一,比国内其他名泉地水都轻。证明泉水所含杂质最少,水质最优。当今,80年代时用先进检测方法对玉泉水分析鉴定,其结果也表明此泉水确实是一种极为理想的饮用水源。
大山买了辆车,专门作运水之用。
不过,这主意却是董洁出的。二十一世纪时她在北京生活时,曾经去过玉泉山,那里每天都有人排着长队过去取水。很多人开着车从比较远地地方去,一次接数桶水慢慢喝。
那次她和朋友足足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才接到水。也看到很多住在附近地农家推着小车,上面摆着各种自家大大小小的容器来取水,据他们称:喝惯了玉泉的水,再喝别的水都觉得不好喝了。
当然,取水也不是免费的,根据容器大小不同收钱,市面上常见的桶装水、那种容器每桶五元。
现在当然就便宜地多了。
回想白天饮用的茶汤,丁老爷子赞叹道:“用玉泉水沏茶,色、味、香俱佳。确实非同一般。据说当年乾隆还讥嘲茶圣陆羽,说他对南方诸泉的评定颇为中肯,可惜他没有到过北京,不识玉泉水之佳妙。今晚是不成了,明天再冲茶,我可得细细品味一番才好。”
韩父韩母亦有此意,韩母同时笑道:“在这里生活就是好。水是玉泉山的水;菜呢,是自己种的没有污染的菜;水果不打农药,吃着放心;空气好,地方大……大山啊,你们这日子过的可真舒坦。”
“都是钱闹的,有了钱就开始讲究这个那个,什么污染啊农药残留啊超标啊,还净是些我们没听过的新词。”唐老爷子皱眉。
陈老爷子连连点头。也道:“咱们一辈子没讲究这些个东西,到现在还不一样活的健健康康地?老话怎么说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过日子也不能太讲究了,过头了容易生些富贵病。”
董洁摸摸鼻子,这话听着也有道理,她是不是犯了太过计较的毛病了?她从前还真养成习惯,去超市大多选的是绿色无公害疏菜。
大山握握她的手,辩解道:“爷爷,也不能这么说。过去种菜,用的多是自家养的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