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旧书大亨 > 第四百一十九章.《大明程宗猷单刀秘笈》

第四百一十九章.《大明程宗猷单刀秘笈》(2 / 4)

,他不仅个人有功夫,懂武术懂练兵,还通晓排兵布阵,临阵应变,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将星。

戚继光早年总结浙西练兵与抗倭成功的经验,写出十八卷《纪效新书》。最初版本里讲述了带兵打仗从选拔将兵到武器选择及阵法运用各个方面的内容,属于典型的军事书籍。但其中的第十四篇《拳经捷要篇》,是篇经典的明代武艺精品。

说它经典,首先是图文并举。此前的武术文献当然也有文字存世的,单独表武术动作的图像也有过--前辈西北武术学者已经尝试通过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内容,还原出“敦煌拳”的形式,但配套图谱却一直没有出现。古人没有视频记录,所以于武艺而言,准确图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戚继光虽然个人很懂功夫的品类,但他心中对个人武艺并不是太看重。如同他在《拳经捷要篇》篇首讲的:个人拳法只是活动筋骨用的,“似无预于大战之技”,对战争不起决定作用。这个见解,比当日的天下武术家都要清醒和客观。在冷兵器时代的军事世界,所谓个人武功高强、以一挡百,那只是一种修辞方式--怎么可能“挡百”呢!在奉调长城抵御蒙古后,戚继光对《纪效新书》做出了修订,又留下了个十四卷本,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这篇武学名篇《拳经捷要篇》给删了,就是因为那篇文字对军事战守,帮助不大。这就是大军事家的眼光。

而紧随着戚继光成为大明武林第一人的,则是晚明时期的徽州人程宗猷了。

程晚于戚继光,也曾经遍访名师。他将自己四种武学著作《少林棍法阐宗》、《蹶张心法》、《长枪法选》、《单刀法选》合起来,出版时取名《耕余剩技》,大意是这些功夫都是种田之余的本事,一股云淡风轻的味道。到了近代,浙江吴兴人周由廑取家藏版本重印,改名《国术四书》。

程宗猷的《单刀法选》,取法的就是日本的单刀,刀约长三尺八寸,刀柄也有一尺二寸,是今天普通人看来不怎么趁手的兵器,当时却是最先进的战法。不过刀太长确实有问题,所以程宗猷《单刀法选》第一式,就是“你我拔刀式”,意思就是你拔我刀,我拔你的,虽然合乎情理,却有莫名的喜感。

此本刀法秘籍经典刀法招式并不繁多,却是影响了很多习武之人,甚至连现代的玄幻小说,大师黄易的《寻秦记》中,项少龙利用打造的双手握刀,大战管中邪那一幕,就借鉴了程宗猷的“单刀刀法”的实战理论。

……

此刻,林逸看着这部手抄本《大明程宗猷单刀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