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藏书之厄(2 / 5)
3000余卷,均为宋本精刻。
王世贞嗜书,痴到不惜以一座山庄换一部善本。叶昌炽《藏书纪事诗》记载王世贞时“得一奇书失一庄,团焦犹恋旧青箱”,说的就是这段故事。当时王世贞遇到书商出售宋刻《两汉书》,欣喜异常;不过得书心切而一时之间手头又没有足够现金,遂与书商议定以自己的一座山庄换取这部秘刻。书商当然是应允了,可怜王世贞失去祖传的家业,才拥有了这部宝籍。古今好书者,大概没有更甚于此的了。
王世贞藏书没有编目。据说书室中有一老仆,十分熟悉家藏;无论王世贞要什么书,甚至是某书某卷某页某行,说一声老仆马上就能找到,犹如事先已有约定一般。以此推论,老仆之学问,亦非常人可比。
……
刘玉教授说完这个故事,众人不禁唏嘘感叹,古人书痴如此,今人比不过也。
就连陆三爷也禁不住沉思,毕竟王世贞的大名谁都知晓,搞不好那《金瓶梅》的兰陵笑笑生就是他。因此王世贞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在座的各位藏家,让人吁叹古人藏书之痴。
……
见大家都被自己的故事吸引了,为了完成林逸交代下来的任务,刘玉刘教授就再接再厉,又讲了第二个故事,却是“朱大韶---美婢换书。”
话说嘉靖中期,朱吉士大韶,喜欢藏书,尤其喜爱宋版书。偶然得知吴门故家有宋刻袁宏《后汉纪》,这本书是陆放翁、刘须溪、谢叠山三位名人手评,并且装饰有古锦玉签。朱大韶喜爱之极,于是就用一名美婢易之。因为除了这法儿,对方不卖。那美婢临行时,写了一首诗在壁上,写道:“无端割爱出深闺,犹胜前人换马时。他日相逢莫惆怅,春风吹尽道旁枝。”朱大韶看见了这首诗不禁深感惋惜,可是对于他来说,爱书更胜爱美人。
实际上,作为大藏书家朱大韶除了用美婢换来的这部《后汉纪》之外,他还藏有一部宋刻《六臣注文选》,书中有赵子昂题识。朱大韶把这两部书当成是自己藏书中的“龙骨”,尤其喜爱和珍惜。
朱大韶的好友王世贞在以庄园换得宋刻《两汉书》后,又于朱家见到其所藏《六臣注文选》后屡欲得之二不可,一则朋友之所好不忍夺爱,再者自庄园换去后,亦无力购置,只有叹息了。是以王世贞后来在《六臣注文选》上有题跋……既说明了藏书家的爱书求书心态,亦见证了该书的珍贵与稀罕之处。朱大韶除了宋版书藏书丰富以外,所藏抄本亦多,遍钤朱印,为世人所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