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藏书之厄(3 / 5)
讲完这个故事,刘玉刘教授就笑了笑,说道:“好了各位,接下来我就要讲到重点了。相比那两个故事中的大藏家,初著名的学者和藏书家钱谦益,在搜求宋元善本方面也是不遗余力的。王世贞逝世以后,他最为珍爱的《两汉书》流落民间,钱谦益为了此书费劲心力,苦苦寻觅几年终于知道了该书的下落,并以一百二十金的高价买下来。不过很是可惜,在钱谦益去世后两百年,这部《两汉书》再次流落民间,并且被另外一位清末大藏家所购得,珍藏,他就是陆心源。”
“陆心源?原来是他呀!”
“是啊,他不就是清末四大藏书楼之‘皕宋楼’的楼主吗?”
“是的,就是他!”众人议论纷纷。
原来,晚清时期,国内私人藏书家以湖州陆心源“皕宋楼”、江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浙江杭州丁氏“八千卷楼”并称为“四大藏书楼”。此四家皆以丰富的藏书、珍贵的文献、大气的藏书楼建筑受到学术界、收藏界的重视和尊崇。
而陆心源的“皕宋楼”的藏书,更是在四大楼中独占鳌头。源于太平天国战乱之后,故家藏书纷纷散出,陆心源低价搜罗,仅从上海郁松年宜稼堂一家就购得了48000多册。之后,陆心源出任盐官,资财日富,更是广泛搜集,无数藏家的藏书都汇流至陆心源家中。
至此,“皕宋楼”名镇江南,其藏书以孤本、珍本、善本为多,如北宋仁宗时刻印本《太平御览》,共1千卷,到明时已不全,流传到他手中时仅351卷,此书为刻本之祖。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部丛刊》主要依据此本,其它宋本如《续仪礼经传通解》、汴刻《说文解字》等都是极为罕见的珍贵版本。
陆心源死后葬于云巢逸山,假如仅仅是个官场吏僚,早就会被人淡忘了,但正因为他是个藏书家,而且是大名鼎鼎的“皕宋楼”楼主,心源公才得永垂青史。
……
“既然提到了陆心源,难道下一部宋版书和前一部一样,竟然出自‘皕宋楼’?”有人忽然大胆猜测道。
其他人也跟着附和,“是啊,有这可能……刚才那部出自‘过云楼’,这部出自‘皕宋楼’也说得过去。”
这时,有人讥笑道:“你们傻呀,现在国内哪还有‘皕宋楼’的宋版书,难道你们忘了吗?近代藏书史上最揪心的那件事儿?”
“你是说……‘皕宋楼’的‘藏书之厄’?”
听到这句话,顿时,所有人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