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逆转1906 > 第569章 猛禽之战(下)

第569章 猛禽之战(下)(2 / 6)

员,分三班轮值,每七天就通过通勤飞船与天宫一号基地的待机人员换班。在现在这个时候需要它担任指挥中心,里面的工作人员就翻了两倍,增加到了30人。而按照设计,它四周都留有接口,还可以和其他功能舱段继续组合、扩大,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太空指挥部。

当然,现在还用不着,毕竟只是一场局部战争,30个人组成的情报分析和指挥小组就已经足够应付了。

除了这些卫星之外,在三万米的平流层高度,还有两艘“天眼-1型”高空预警飞艇在监视着东非军队的一举一动。这些飞艇是最新型号的太阳能********,可以在平流层高度工作一个月以上,期间不用着陆。在它稍微下面的空域,还有二万米高度的两架高空侦察机。更加不用说,在中国机群的百多公里后的一万二千米空域,还有一架空警-2“望楼”预警机在盘旋,这是一种性能和原时空E-3差不多的东西。

在这样的多层次监控网络之下,东非军队的一举一动都在中华军队的监视之下。不要说来了这么多飞机,哪怕就是来了一个班的步兵,也会被这些无孔不入、明察秋毫的监视网络发现。这些来自各个侦查单位的信息,不断的通过数据链汇总到“千里眼3号”,再由上面的工作人员借助中央计算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然后再把处理好的情报发送到各个作战单位的信息设备终端上。

此时,中国空军战机的终端就是通过数据链和“千里眼3号”情报中心连接起来了,黄家伟在显示屏上看到的内容,可不仅仅是本机雷达的探测结果,更多的是来自情报中心的分析结果,以及其他侦查单位的信息。

机载雷达和侦查设备功能有限,在300公里距离上根本不可能分辨出来的是些什么玩意儿,但是高分辨率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却可以,预警飞艇、空警-2“望楼”预警机和大眼金雕上的专业侦查设备也可以。它们取得的信息在经过中央计算机的整合和分析后,那么就更清楚更详细了。

更不用说,这些外销机型都有留下的“后门”,当然这些外销型的一代机不可能有原时空后世那种全电子化的飞控火控系统,这样子的“后门”是无法做到诸如让发动机停车,雷达锁定失效之类的功能。这个“后门”是几个隐藏在发动机、仪表、机身等位置的微型信号发射装置,它在接受到外界的特定信号后,就会发送出一组加密信息,仅仅能提供机型和国籍等数据,这组信息简短而且经过了压缩,极为短促,以目前各国的技术根本无法分辨,只会把它当成杂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