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兴师问罪(四更)(2 / 4)
先应该是文举举才对,为什么要来考武举?
不过李云天此时事务繁杂,根本没有时间去琢磨那七个监生的心思,况且复试已经开始了,那七个人到底有没有抱着什么目的,考试后即见分晓。
武举的文考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可谓开创了江南贡院自成立起来的一个先河,而且采用分数制考卷也对江南贡院来说也是破了天荒。
文考后的第二天就是武考,南京兵部已经安排好了军营,两天内武考就结束。
与此同时,文考的考卷结果也已经出来,果不出其然,南京国子监的那七名监生占据了文考的前十名,其中第一名到第五名位子都被他们霸占,实力异常雄厚。
由于武考的分数是当场确定,故而不需要繁琐的复查,因此武考的排名被连夜统计了出来。
宣德元年三月初十,也就是武考结束的次日,江南贡院门外的告示栏上贴出了此次武举复试的文榜和武榜,排在名单前面的一些人通过了复试,获得了进入讲武堂的机会。
按照李云天的计划,四月十一他就要带着那些被录取的南直隶考生前往淮安,淮安的漕运衙门已经准备好了船只,届时将沿着大运河昼夜兼程赶回北京。
李云天将讲武堂开堂的日子定在了四月初一,届时宣德帝将亲临讲武堂的开堂仪式,宣德帝已经御笔题写了讲武堂的名匾,届时将由李云天亲自挂在讲武堂的议事堂的正前方。
因此李云天根本就没有时间再南京城逗留,虽说有二十来天的时间让他赶回北京,可是万一路上出什么事情给耽误了行程,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再者说了,这些南直隶的考生到达讲武堂后还要经过几天的简单训练,以崭新的面貌来迎接宣德帝和届时的嘉宾。
江南贡院。
院门右前方侧的告示栏前人头攒动,声音嘈杂,考生们纷纷查看着各自的排名,里面还夹杂着不少看热闹的百姓。
考生中欣喜者有之,懊恼者有之,失落者有之,不以为然者有之,痛哭流涕者有之……与往年一样,每次江南贡院放榜时告示栏前都会展现出一幅生动鲜明的人生百态图。
“张兄,你果然拔得了头筹!”
一群穿着南京国子监监生服饰的青年立在告示栏的文榜前,一名身材有些矮胖的监生瞅了一眼排在文榜首位、总分高达385分的考生名字,笑着向身旁的一个身形略显消瘦的监生说道。
“这下看他如何下台!”这时,一名立在矮胖监生另一侧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