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2 / 6)
身在后宫,却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赵十七没那么大胆子,可架不住背后有人撺掇。
这次听顾琛提起,太后想既然已经抬举了,索性再添一把火,也顺便给那些不安分的人看看,这后宫里,到底是皇后的天下还是太后的天下。
太后就让人到库里挑了件麒麟出来,指了名要赏给易楚。
麒麟既能镇宅又能送子,送给杜仲夫妻再合适不过。
顾琛自告奋勇地接了这件差事。
出门早,顾琛出门晚,按理碰不上。可钱公公走到半路想起事情不对劲儿,这圣旨到底该往哪里送。
钱公公隶属司礼监。
司礼监是十二监中第一署,也是二十四衙门之首,掌管着批红、传宣谕旨等杂要事务。皇帝有所宣谕,先口授司礼监秉笔太监记录,然后送内阁拟旨,内阁拟好了再由皇帝裁定。
秉笔太监见钱公公回来,劈头盖脸一顿臭骂,“……自然应该送到信义伯府,找不到人由杜家的人去找……要真把旨意宣到别处去,我看你这脑袋瓜子也崩想要了。”
钱公公这一耽搁,就在宫门口遇到了顾琛,两人索性乘了一辆车,结伴往信义伯府走。
顾琛眼看着丫鬟们把正房卧室腾出来,易楚把自己的被褥铺陈好,才跟钱公公告辞回宫。
两人在路上商量好了措辞,把责任都推在杜家人身上。
其实也是,单是等杜仲就足足等了一个时辰。
回到慈宁宫,顾琛把过程跟太后讲了遍,“偌大的伯府竟然没有杜大人的立身之处,那位章夫人跟二太太都是满头珠翠珠光宝气,唯独杜太太仍是一身素色褙子,站也没处站,坐也没处坐,下人们连杯茶都没伺候……按理太后所赐之物,应当妥善地供着,可我瞧着竟是没有可放之处,一时多嘴,建议章夫人将正房让出来供奉圣物,不料章夫人动了气,竟晕了过去。我自知惹了祸,不敢擅离,眼看着章夫人醒过来妥善地安置好了,才敢回来。”
跪在地上砰砰地磕头,“我办事不力,请太后娘娘责罚。”
万晋朝的规矩,逢年过节,外命妇以及宗室妇人都要进宫给皇后请安,太后还是忠王妃时就认识大章氏与辛氏。
两人都出身于诗书之家,行止进退都各有分寸,不同的是辛氏一双眼睛跟秋水似的,清得能见到底儿,大章氏则不笑不说话,脸上总是带着笑。
后来杜家出了一系列的事儿,声誉日渐衰落,大章氏慈善的名声却越来越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