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3 / 6)
那些年纪轻阅历少的人被蒙蔽也就罢了,可上了年纪成了精的内宅妇人,哪个猜不到其中的猫腻?
杜家怎么单单长房没落,其余两房却是毫发未损,反而趾高气扬的。
太后便道:“杜家的事儿自有杜伯爷整治,你还是年轻心盛沉不住气,就罚你抄五百遍心经收收性子。”
言外之意顾琛所做没错,就是不该由他出这个头儿。
顾琛心悦诚服地领罚,当天就抄了一百遍呈在太后面前。
太后看了看,态度倒认真,可是一笔字却没处看,就指点了几句,“你这长撇飘荡不稳,是力到出锋处,半途撇出之故,这短撇应快而俊利,行笔迅疾。”竟然亲自提笔写了几个字以作示范。
顾琛惊喜交加,连忙仿照着练习,倒是大有长进。
且说易楚与杜仲当日就留在了信义伯府。
中午送走三位公公后,俞桦在外头叫了席面,杜仲与易楚在屋内,其余人在院子里凑合着吃了一顿。
下午,俞桦又跑了两趟白米斜街,将那边的被褥以及日常用品取了过来。易楚带着冬雨等人将物品归置好,院子已经被西天的云霞映上了绚烂的红色。
正屋院里有个小厨房,里头柴米油盐样样齐备,只是没有新鲜的菜蔬鱼肉,想必平常只做些点心之类,不曾真正炒过菜。
冬晴自告奋勇地去大厨房要蔬菜。
杜仲指了大厨房的方向,沉声道:“先礼后兵,不用顾忌。”
易楚听出杜仲的意思,怕冬晴一人吃亏,指了冬云跟冬雪,“你们一道去吧。”
管着大厨房的是个姓王的婆子,四十岁上下,早在杜仲离家之前就在厨房当差,不过之前只是个打杂的,现在已擢升为管事娘子。
上午在正房院里发生的事,早就传遍了府里上下。
几个厨娘凑到一起议论纷纷,不知道是新主子能压过旧主子还是旧主子能压过新主子。
王婆子嘱咐她们,“章夫人是主子,现在来的杜夫人也是主子,要记着咱们只是做饭的,尽了本分就好,不管哪个主子来都用心伺候着。”
正说着,有个未留头的小丫头匆匆跑进来,“王大娘,不好了,那个丫鬟来了?”
“哪个丫鬟?”王婆子正询问,就见冬晴一行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王婆子虽未见过冬晴,可瞧着她们面生,已猜了个大概,笑呵呵地问:“姑娘想吃什么尽管吩咐,这就做了给您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