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我要做皇帝 > 第八百八十节 设计(1)

第八百八十节 设计(1)(2 / 6)

心。

至于那更役与传役,考虑到当地艰苦的民生,刘彻为了维护当地的民生经济,鼓励生育和发展,自然也只能免除。

不然,以当地人口规模和土地的情况,刘彻怀疑,当地的百姓,尤其是下层的百姓,一旦被发去服徭役,恐怕马上就要有一个家庭陷入困顿,甚至绝境。

这会迫使他们不得不抱团。

然后形成一个个大家族。

依靠家族的庇护和力量来求存。

但,大家族,是刘氏最讨厌和最不喜欢的一个社会模式。

一夫狭五口而治百田,才是王道。

因为大家族,将会诞生世家,世家会产生豪强,豪强最终能演变成门阀。

为了鼓励百姓分家独立,生育抚养后代。

刘彻就只能选择免除对此地百姓伤害最大的两种徭役。

在这两个事情上面,刘彻表现的跟他自己标榜的一样,爱民如子。

然而,到了棉花上面。

刘彻马上就变了一张脸。

剥削起来,可以说是毫无底线。

一斤棉花抵四斤粟米。

这个政策看上去,农民伯伯似乎赚翻了。

讲道理的话,汉制,一石四钧,一钧三十斤。

一石折为一百二十斤。

当地粟米亩产,不过一石半,也就是一百六十斤。

如今,刘彻开出一斤棉花抵四斤粟米的价码。

而棉花在上代两郡,平均亩产为六十斤到八十斤上下。

即使用最差的产量六十计算,他们也能得到三石粟米的回报,若是运气好,亩产八十斤,那就能得到四石粟米的回报。

这样的回报率,已经高于多数北方郡国的亩产,甚至,与河东这样的膏腴之地也能掰掰腕子。

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首先,他们要交租。

现在,能种植棉花的,也只有刘彻自己的皇庄和官田。

所谓皇庄和官田,其实是老刘家在过去几十年,用着各种手段,从地主豪强和官员嘴里夺来的。

犯罪官员和不法豪强的土地,被没收,变成了刘氏的皇庄。

刘氏再拿着这些土地,租给无地,称为假田。

在历史上,武帝发动告缗,收田无数,假田之税,甚至超过了田税所得!

如今,刘氏规定的假田税率约是五成。

也只有在上林苑,假田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