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我要做皇帝 > 第八百八十节 设计(1)

第八百八十节 设计(1)(3 / 6)

率才是极为优惠的三成。

道理很明白,上林苑的土地租给百姓,百姓会知道,这是刘氏的恩典。而且,就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有宦官和亲信监督,也不会出问题。

地方上,山高皇帝远,假田给百姓,税率太优惠,很容易被地方豪强勾结官员,将这些土地收归己有,然后再当二道贩子,转租给农民,以此从中牟利。

换句话说,这些租佃假田的百姓,除了要照常纳税服役外,还要将一半所得,抵充租佃之税。

一下子就飞走一半收入。

农民的实际所得已经很少了。

所以,在实际上来说,当地给刘彻种棉花的农民的生活依然处于贫困状态。

只不过,跟过去比起来,稍微好一些了。

从吃糠喝稀,发展到了能偶尔吃几餐饱饭。

但,这依旧然并卵。

而且,在实际上来说,粟米可比棉花好伺候多了。

粟米种下去,就可以不管它了,最多偶尔翻土浇水和捉虫。

但棉花不同,棉花需要大量的水来灌溉,也需要更精心的照顾。

同样是一百亩土地,粟米可能也就播种和收获之时,全家要辛苦几天。

但棉花,却是每天都要仔细照料和观察。

从投入比来看,棉花需要的精力和汗水,最少是粟米的三倍。

但农民的实际所得,其实也就与此持平而已。

很显然,刘彻对棉花产业,用的是典型的资本家的态度。

而且是血汗工厂的资本家的态度。

他给与农民的收购价,在本质上来说,跟富士康没有差别。

给你底薪一千五百块一个月,然后到月底发工资五千块。看似薪水挺高的。

但你实际上一个月三十天,每天十二个小时都在生产线上。

之所以如此,刘彻其实也是没办法。

棉花,注定是工业产品。

在目前来说,只有足够大的利润,才能让贵族权贵们重视棉纺产业。

要是棉花原料价格拔高。

那还玩吗?

他们去做其他买卖,不是更赚钱?

太史公司马迁就说了,假如利润不足百分之二十,根本不算什么有前途的生意。

棉纺业的利润当然不止百分之二十。

它在此时,实际上就是一台印钞机器。

织造而出的棉布,价值比丝绸还高,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