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我要做皇帝 > 第一千五百二十三节 刘荣之死(2)

第一千五百二十三节 刘荣之死(2)(4 / 6)

听到廷尉赵禹拜道:“臣廷尉禹昧死奏皇帝陛下:陛下以为淮南王先帝长子,陛下同产长兄,不忍致法于王……然,臣以为不然,陛下乃天下主,百姓民父母也,今法淮南王当作法族,倘陛下以为淮南王陛下同产兄,先帝长子而不忍致法于王,岂非坏先帝法,故臣昧死谏曰:陛下当以天下为重,致法于王,此法如是足也!”

紧随赵禹之后,是一大片的列侯贵族。

这也是今日法家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以赵禹等司法官和刑名官为首的执法者们,在吸纳了黄老派的法学思想后,渐渐向着保守派演化。

在他们眼里,所谓壹刑者,法也,七尺之下,王子犯法与庶民同刑。

而捍卫法律的尊严和神圣性,就是他们的职责。

所以,淮南王刘荣在他们眼里,必须被严正法典。

不然,就是对法律和他们的信仰的亵渎。

这会让他们恶心无比,比死还难受。

但,刘彻却不能苟同他们。

因为,刘彻很清楚,这一个法家派系的主张和论点,至少在现在来说,是不现实的。

中国社会,至少在现在,还是人治社会。

未来至少两百年,也会是如此。

既然是人治,那就要讲温情,讲人情。

出于维护统治稳定的需要,刘彻不能直接处死刘荣。

但刘荣却被这一批气势汹汹,对他喊打喊杀的法家大臣们,吓得失禁了。

他恐惧无比的看向了他曾经痛恨的那个男人,他的弟弟。

“卿等勿复言……”刘彻对着赵禹道:“朕非圣人,不能大义灭亲,还望卿等原谅朕的这一点私心……”

这一句话,让刘荣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刘彻看着他,在心里摇摇头。

到现在,刘荣才知道悔恨和害怕,早干什么去了?

刘彻是不会去当那个傻兮兮的农夫的。

更重要的是,刘彻清楚的明白一个道理——假如刘荣不死,那么汉律就将成为一纸空文。

至少,对于刘彻的那些弟弟们来说,将成为一纸空文。

从此以后,他们就会肆无忌惮,就会毫无顾忌。

想想也能明白:连刘荣犯下如此多的罪,都可以免死,那他们自然不需要顾忌了。

当然了,刘彻也知道,他不能直接处死,甚至不能公开的对刘荣过于苛责。

这看起来很矛盾,似乎连逻辑都有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