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我要做皇帝 > 第一千五百二十三节 刘荣之死(2)

第一千五百二十三节 刘荣之死(2)(5 / 6)

乱。

但其实,这一点都不矛盾,逻辑也很连贯。

在中国多数情况下,杀人的,其实不是刑罚,而是人心。

像岳飞,死于莫须有,但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无论是谁,都无法将他从中国人民内心之中抹去。

他始终是,也永远是民族英雄。

至于秦桧赵高,他们活着,但却早已经死去。

对于刘荣怎么处置,刘彻早有定计了。

他要将刘荣做成一个典型,一个所有刘氏诸侯王一看就瑟瑟发抖,不敢再触犯法律的典型!

那什么样的处置,才能让诸侯王们害怕呢?

杀头吗?

未必,刘彻登基以来,宰掉的诸侯王,都快可以组成一个加强班了。

但违法乱纪,目无国法甚至强取豪夺,横征暴敛者依然数之不尽。

譬如那现在的衡山王刘赐、那已经死了的燕王刘定国,还有刘彻的两个亲爱的弟弟淮阳王刘余和现在虽然还没有显露本性,但迟早将成为一代大种马的刘胜。

对于这些人来说,法律和制度,在他们眼里,如同无物。

他们甚至聪明的知道,哪怕自己犯法,但只要不过分,皇帝就不可能惩罚他们。

这些渣渣,刘彻已经失去了耐心了。

也不想再费尽心机,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来对付他们。

这太难了!

也太浪费时间了。

就拿刘荣来说吧,为了对付刘荣,刘彻布局数年,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和精力,才一步步的将他带到沟里。

若今后,再为了这种事情去耗费时间,消耗脑细胞。

刘彻实在有些担心,自己的精力是否足够?

他也不愿意再将精力和资源浪费在怎么惩治和处罚弟弟们上面了。

索性借着这个机会,一劳永逸。

于是,他图穷匕见,对着赵禹等人道:“当然,卿等所言,也不无道理!”

“法,先帝之所立,天下之所公认,臣不愿坏先帝法……”他走下台阶,对丞相周亚夫道:“丞相,三代之中,可有类似故事?”

对中国人来说,假如遇到问题,现在的法律和制度无法解决,那么向祖先寻求帮助和智慧,就是理所当然的。

丞相周亚夫闻言,拜道:“臣孤陋寡闻,未闻三代有此先例……”

而这个答案正是刘彻需要的。

其实,从一开始到现在,这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