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我要做皇帝 > 第一千五百二十八节 遇事不决,大搞基建

第一千五百二十八节 遇事不决,大搞基建(3 / 6)

而当今天下的商贾之中,拥有左庶长之上爵位的,聊聊可数。

至于封君,更是仅有两位。

为了获得更高的地位,更大的自主权,也为了家族的繁荣昌盛,商贾们现在真的拼命了。

钱,就像不是钱一样的撒出去。

他们在两个月内,几乎买光整个陇右郡和北地郡以及太原郡农民手里的余粮。

狼猛塞和云中塞的关卡城门之前,堆满了粮食,挤满了急切的想要出塞的商队。

无数人都被这些商贾爆发的力量吓傻了。

以商贾之力,居然可以支撑一场中等烈度以上的战争了!

这确实有些匪夷所思!

更是史无前例的事情,在今天以前,从未有人想过,商贾这种社会底层,被世人歧视的群体,居然能有此等力量!

郅都已然目瞪口呆。

不过,仔细想想,郅都觉得这也在情理之中。

想当年,太宗皇帝初初即位,在灌婴将匈奴势力彻底逐出长城后的数年之中,长城守军,经常性的饿肚子,以至于出现了有烽燧台的守军被活活饿死的例子。

但,当晁错提出了输粟捐爵的政策后,这个情况在两年之内就彻底扭转。

天下的商人和地主们,热情洋溢的带着家臣和奴仆,驱赶着牛车和马车,不远千里,将一车车粟米送到长城边塞。

很快,各地官仓的粮食就爆满了。

长城守军饿肚子的历史,自此一去不复返。

根本没有人能统计得出,当时给长城守军运粮食的人有多少?更没有能知道,他们到底送去了多少粮食?

但有一点可以确信,他们输送的粮草,肯定是超过两百万石以上,甚至可能更多。

今天的汉家商贾的财富、力量、资源,数十倍于当年。

他们能创造这样的奇迹,自然也不应该意外。

莫名的郅都想到了一句流传在长安市井之中的谶言:得工商者得天下!

“商贾之力,应该重视吗?”郅都在心里想着,但随即,他就摇了摇头。

对法家来说,仇商和敌视商人,这是他们的根本,也是他们的道统,更是无数先贤指引的道路。

商人可以利用,可以合作,但若让商人的力量参与乃至于主宰法家的思维,那与欺师灭祖有何区别?

日后自己等人死后,九泉之下,有何面目去见李悝、商君、韩非子等诸多先贤祖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