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八节 遇事不决,大搞基建(4 / 6)
倒是那百工之力,可以适当的引入。
工商、工商,有工方有商。
没有工坊、没有作坊,没有工人,商人拿什么去做买卖呢?
正好,现在,张汤治下的南阳郡,工坊无数,更有着无数高炉。
法家未来或许可以从这个方面来着手,建立和建设自己的工坊思想。
最好,将法家打扮成工坊主,特别是广大中小工坊主的代言人。
如此一来,即使未来果真是工商的天下,是机械与工坊的世界,那么法家也依旧可以生存,可以继续引领时代。
这样想着,郅都就提起笔来,写了一封信,然后交给自己的一个亲信心腹,嘱托道:“你替吾将此信亲自送到南阳郡,面呈郡守张公!”
“诺!”这亲信领命一声,就出门而去。
现在,汉家高级贵族和高级文官的私人信件,都已经开始由自己的亲信心腹来专程传递。
这是为了防止被绣衣卫的探子给看了。
郅都倒是不怕这信上的内容被天子知道,他是怕被儒家的人知晓。
鬼知道绣衣卫里面,有没有儒家的人?
反正,郅都清楚,绣衣卫里有不少人是倾向、同情甚至本身就是法家的门徒。
他们见到儒家巨头们的信件,肯定会拆开来看一看,然后将其中的内容,悄悄的透露给法家。
将此事做完,郅都就重新将注意力投诸到政务之中。
在长安的决定没有来之前,他这个护匈奴将军的主要职责,就是建设和建立以顺德为核心的郡县制度。
这个事情,虽然有着屯垦团的经验,郅都处理起来,得心应手,甚至不费什么力气。
不过四万三千多人而已,还没有汉室一个上县的人口多。
讲道理的话,一个中等水平的汉室文官,足以应付这些事情。
而他郅都可是曾经先后做过河南郡郡守和中尉、中郎将、执金吾的男人。
他曾治理过数百万人口的大郡。
这种事情,对他来说,很轻松。
但问题是——这个全新的郡县,到底与中国过去的郡县不同。
这是全世界第一个以畜牧业为根本和支柱的郡县。
而非是中国内地的那些农耕为主的郡县。
合理的划分牧场,指导这些人,适应与学习定居生活方式,无疑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好在,楼烦军的军人,在过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