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3 / 7)
也不去。可你也该想想小孩子家家,不能闷的太厉害,不然可是会闷坏的。”
王氏让林氏去把赵莺莺赵芹芹叫过来,回头才对王婆子解释:“婶婶这回可是冤枉我了!若是莺姐儿自己乐意,我巴不得她出去走走呢。只不过她一贯爱呆在家里,这时候有了正经的缘故,更是连门槛也轻易不迈出了。”
“至于芹姐儿,她今年都十四了,明年她二姐出嫁了,正好腾出手来专门抓一抓她的婚事。这种时候,她的表现就十分重要了。我可不敢这个放她在外面随便乱走,没个收敛的,谁会上门提亲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王氏的种种,无论是宽容还是严厉,本质上都是为了子女好而已。
王婆子在旁听了也是笑道:“莺姐儿一贯就是个规矩姐儿,至于芹姐儿,也该紧紧性子了。小的时候活泼烂漫,外人看着也喜欢,长大后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太活泼了,只怕说亲的人家都要摇头。也就是你狠得下心,能硬下心扳一扳,好多人家做娘的都不能够狠下心,最后反而是害了女孩子。”
听到这样的话,王氏却是摇头道:“我哪里有婶婶说的那样好,而且我也从没想过要如何扳一扳芹姐儿的性子。她天性如此,都教了十几年了依旧是这样。我只不过是想替她经营一个好名声,至少表面上像那么回事儿。这样的话,她以后的路也能宽一些。”
王氏这番话让王婆子怔了怔,不知是想到了什么,笑着点头:“大概做母亲的都是这样了。”
正说这话的时候,赵莺莺和赵芹芹到了。王氏打量着两个女孩子,赞道:“真是两朵花一样!咱们这一片的女孩子真没有比侄女儿家更齐整的了。”
和两姐妹说了一会儿话,说的差不多了,王婆子才对王氏道:“有一件事儿我想着是要和你说一声的,前些日子莺姐儿她二伯、二伯母来找我家大哥儿了。”
王婆子的儿子王大是专门放高利贷的,赵家二房夫妻两个和他素无交情,两人来找王大,原因简直不言自明。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明显,王氏、林氏,还有赵莺莺赵芹芹才能这样惊讶。
像是借债这种东西,有好几种。第一种是当铺、钱庄、官府等专门借债。这种借债有利率低、数额高等特点,是借债的好选择。只不过这种借债也一般不针对个人,只为一些大豪商,甚至朝廷、国库承担借债。
第二种就是管亲戚朋友借,好处是一般不会索要利息,坏处是亲戚朋友的境况和自身应该差不多,很少能提供太多支持。
第三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