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唐农圣 > 第300章 大动作

第300章 大动作(3 / 5)

行,每年光这些俸禄,就要支出一千多万贯,这还不算长安那些大佬们,朝廷那来这么多钱?

也难怪朝廷目前只是在关中实行这个制度,否则,只怕不到一年,财政就会玩脱。

李本堂只以为这是朝廷给关中官员的福利了,因为,此后,他不需要去管什么职田,佃户之类的事情了,只要在县衙里坐堂当官,就能拿三百贯的月奉。

而且,很多像他这样世家出身的官员也这么想,因为李世民正好在他们找不到佃户帮自己种地的时候推行的这个制度,是以,当所有朝臣收到这个命令的时候,虽然震惊,但反弹却并不是很大,毕竟,朝廷是给他们加俸禄了,而且,还帮他们省事了。

高薪养廉,是孙享福提出来的,摆平了这些官员,百姓全部成为自耕农,产出和收入才会大大的增加,至于给官员花的这些钱,会从商品交易上,慢慢找补回来。

当这些官员用什么东西,都需要自己花钱买的时候,他们才会知道,其实,每个月三百贯的俸禄,也就是那个样,一年到头剩下来的,未必比他们原来多多少,因为,什么都需要靠买之后,市场的交易量大了,很多东西就会涨价,这种涨价,会让农民的收益增加,会让官府的税收增加,出血的,自然是这些拿高俸禄花钱的人了。

而一旦俸禄成为了官员唯一的收入,他们可就要珍惜自己的官位了,因为一旦被罢官,他可能连小老百姓都不如,他可是不会种地的啊!

贞观三年,朝廷的改革就这么突然之间拉开了大幕,接到了公文,官府就必须马上办事,因为长安现在有通往关中所有县城的水泥路,御史,督察,从长安出发,一日之内,可到地方。

笔直好走的水泥路可不只是经济命脉,还能让中央的运转更加高效,管理地方起来更加得心应手,皇权,自然也就大大的集中了。

所以,关中之地开始了大面积的户籍重录,土地回收,和再分配等工作,李世民,和一干朝臣,忙的是不亦乐乎。

而这时,孙享福却收到了一封来自善阳的急信。

“大都督,不好了,善阳出事了。”

“什么?善阳出事了?苏定方受封之后,不是马上赶回去了么?”

张轲跑过来之后,抖着信纸道,“海上抓回来的那些俘虏造反了,他们从煤炭作坊引火,引燃了草料库。”

“什么?烧了草料库?”

闻言,孙享福只觉一股火气直冲脑门,草料仓库要是被烧了,那么,对于所有将牛羊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