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削弱世族豪强根基(3 / 5)
互争斗,而悄悄发展壮大,并且结党的党人,连番用谶纬言语,挑衅皇权,争夺权利,导致了刘志眼见党人势大,开启党锢,总算压制住了第一次对抗的团结无比党人。恐怕,这是刘秀怎么也想不到的,他用文化和思想来制衡世族豪强,结果却培养出一个更加团结牢靠的组织。
不过,这也不能怪刘秀,毕竟,提倡儒学弘扬气节,其实也就是一个尝试而已。刘秀可不是穿越者,想到那么多政治上的伎俩,他的出发点和策略都是好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只不过是因为刘秀只注意到控制个人思想,却没有注意到控制社会民间的整体舆论。
所谓三人成虎,完全诠释了舆论的重要性,党一些心思不轨者,掌控了舆论,并且用舆论团结了一大批仕途不如意者,也就不难想像这个团体的内在本质和结党的初衷了。
而他们的内在本质,自然就是成官,保证各自仕途,而结党初衷,当然是达到政治权利的顶层,可到那一步,无疑会和皇权相争,任何一个明智的皇帝,都不会让一个自己控制不了的政党上位顶峰的,因为那可能意味着他将被架空,成为这群在朝为官的党人的傀儡。
因此,刘志开启了党锢,而相比较一直实行党锢的刘志和刘宏而言,后汉以前的皇帝,对于世族豪强的制衡,无疑力度上没有那么大的。
而说党锢也是制衡日益庞大的世族豪强,自然也是有缘由的,想想看,后来党锢开启,世族豪强闹得最凶、损失最惨的是谁?
无疑是世族豪强出身的党人,毕竟,能建立出势力庞大的党人集团,没有一定的家世背景,肯定办不到的,看看党人的“三君”、“八顾”、“八及”……这些党人领袖的背景,便会发现,里面真正出身寒门的可没有几个。
这也是刘志制衡党人的重要原因,毕竟在党人高层之中,拥有绝对人数优势的是世族豪强团体,而且,就算党人团体中有不少寒门,可是在后汉出身决定命运的时代,多数寒门为了自己和后代,最终无疑都会选择向世族豪强倾斜,把自己也变成世族豪强,真正还当自己是寒门子弟,不与那些世族豪强同流合污的有几个?
党人的领导阶层的背景如此,那党人向朝廷建议实施的诸般政策,最后所优待的是谁,便可呼之欲出了,那自然是世族豪强无疑。
换句话说,刘志制衡党人,其实就是制衡日益壮大的世族豪强而已,只是,党人在舆论上所与生俱来的欺骗性,以及党人之中那些真正有气节、清廉为民,没有太多政治诉求的名士,成为了大多